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2.
本文对粉煤灰的肥效和以过滤法提高粉煤灰肥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对粉煤灰过滤经混凝后的丝厂废水制成的粉煤灰友合肥的肥效进行了田间试验,证明其具有与优质在家肥同等的肥效,且不会导致重金属的污染。该肥的含氮量可通过稍加处理而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深化改革与劳动关系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城市防洪工程风险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清富  江见鲸 《灾害学》1995,10(1):13-17
本文着重讨论了与城市防洪工程决策制定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①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标准的确定;②现有防洪工程的性能评估,③最优防洪工程对策的确定等,并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所得结论可为城市防洪工程决策的制定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改性吸附材料处理沥青烟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粉煤灰改性后的物质基础 ,采用吸附法 ,利用改性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沥青烟气进行处理 ,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一定的运行参数 ,为沥青烟气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等离子体过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子从强电场(>300Td)放电过程中取得的平均能量大于8.4eV;促使氧分子分解,分解电离成高浓度的氧原子,氧原子离子,从而产生高浓度(>200g/Nm^3)臭氧,实现了用电离放电场的物理量控制臭氧产生浓度,产生效率及臭氧分解速率,并实现臭氧产生装置小型化,极大地拓宽了臭氧在环境工程领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简称PSP)融钢管的高强度和塑料管的柔性、耐腐蚀于一体,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海洋、资源输送等领域。PSP钢塑之间的粘合状态直接影响管道的安全使用。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检测PSP钢塑之间的粘合状态。笔者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及B扫描实时成像技术,对PSP钢丝和塑料之间的粘接程度进行超声检测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出:根据超声图像中钢丝成像规律和钢塑界面反射回波特征,可间接反映PSP钢塑之间的粘合状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周期场地概念模型的场地环境精准调查应用案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周期场地概念模型可以尽可能准确地表征场地实际污染空间分布和赋存状态,有效支撑后期场地精准修复或风险管控工作.本文以京津冀地区某氯代烃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在污染识别、场地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补充调查各阶段分别构建针对性的场地概念模型.采用薄膜界面探测器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等现场快速筛查设备的应用,辅助确定了潜在污染源和重点调查区域;同时针对部分位置大量检出氯代有机物代谢产物氯乙烯,判断该场已经发生较为明显的污染物生物降解现象.通过选取典型钻孔和剖面进行降解指示性产物和组分图谱分析,并结合地下水中氯代烃厌氧生物降解潜力综合评分达到22分的结果,判断该场地具有较强的厌氧生物降解能力.这种逐级优化形成针对场地污染调查的全周期场地概念模型,为精准地掌握该场地实际污染情况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对土壤水肥热效应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大田小区试验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供试作物,通过在土壤中施加不同含量生物炭(Biochar)研究生物炭对土壤含水率、有机碳、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从而寻求一个较为合适的施用量,为生物炭在内蒙古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共设5个处理,3个重复:不施加生物炭(CK),生物炭使用量分别为10 t·hm^-2(A),20 t·hm^-2(B),40 t·hm^-2(C),60 t·hm^-2(D),在各生育期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率、有机碳、速效养分含量,并在各生育期连续3天测定土壤地表温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含水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施炭量为40 t·hm^-2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增幅最明显,0~10 cm土层各生育期土壤含水率较对照组最大增幅分别为20.8%、13.7%、21.8%,10~20 cm土层各生育期土壤含水率较对照组最大增幅分别为33.9%、17.1%、21.3%;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生育期各处理土壤地表温度较对照组最大增幅分别为58.1%、31.3%、55.8%;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番茄各生育期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组最大增幅分别为80.9%、62.7%、63.9%;不同处理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大于对照组,各生育期各处理土壤碱解氮较对照组最大增幅分别为92.7%、45.7%、106.5%,速效磷最大增幅分别为120.1%、39.3%、250.4%,速效钾最大增幅分别为86.2%、118.5%、203.4%。综上所述,生物炭对于砂壤土具有保水、保肥、保温的特性,对于提高土壤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土壤有机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试验验证40 t·hm^-2的施?  相似文献   
20.
蒋玫  沈新强  李磊  黄厚见 《生态环境》2010,19(12):2906-2910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仔蟹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水试验法,温度在20℃左右,用氨氮与过滤海水分设5个质量浓度组(2.04、6.35、9.04、11.75和19.13 mg.L-1),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氨氮质量浓度为0.30 mg.L-1),每一个质量浓度组设3个平行样本,对中华绒螯蟹仔蟹进行6 d胁迫试验。每2 d观察仔蟹的蜕壳情况,并分别于实验后的2、4和6 d取仔蟹肝组织样,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分析测定RNA/DNA荧光相素比,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6 d后,最高浓度组和对照组仔蟹肝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氨氮的胁迫,仔蟹的变态率随染毒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同时变态蜕壳的时间也会产生延迟现象。氨氮的胁迫会引起仔蟹的肝组织细胞内的DNA和RNA的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导致RNA/DNA比率的不断下降。在高质量浓度氨氮的胁迫下,使得仔蟹肝细胞线粒体部分解体、胞质空泡化和染色质浓缩、转运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出现许多空泡和微绒毛消失等一系列的损伤变化。破坏了仔蟹自身机能正常的代谢和生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