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6年1~12月,每月采集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入出库河流水样,用两次金汞齐-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蒸馏-乙基化结合GC CVAFS法测定了水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浓度。结果表明:(1)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年均加权浓度分别为317和 2.34 ng/L,甲基汞为014和 0.18 ng/L。(2)不同水库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位于上游第一级的普定和洪家渡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且显著低于出库河流;而甲基汞的季节变化在出库河流中较为明显,而且库龄大的普定、东风、乌江渡水库出库河流中甲基汞浓度显著高于入库河流。(3)相关分析发现水库入库河流中总汞、甲基汞浓度主要受悬浮颗粒物的影响,而与水量间的相关性因水库所处位置的不同而有差异,上游的普定和洪家渡水库中呈显著正相关,其它水库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程豹  望雪  马金川  杨正健  刘德富  马骏 《环境科学》2019,40(4):1779-1787
澜沧江梯级水库群建设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将流域水体划分为自然河道段和水库段.为了探究梯级水库建设后澜沧江流域不同类型水体氮、磷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6月对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澜沧江水体总氮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37~1.22 mg·L-1,均值为0.70 mg·L-1;总磷质量浓度变化范围0.01~0.19 mg·L-1,均值为0.04 mg·L-1.单因素ANOVA分析表明,总氮空间差异显著,表现为支流段 > 水库段 > 自然河道段;但总磷没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澜沧江水库段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为2.6~10.2μg·L-1,均值为5.8μg·L-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浓度、水温和真光层与混合层之比(Zeu/Zmix)等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Zeu/Zmix的相关性最高(R2=0.689,P=0.001),表明水温分层驱动下的Zeu/Zmix是影响澜沧江水库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梯级筑坝对河流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于2019年8月在黑河上、中游的干、支流河段采集水体、沉积物及岸边土壤样本,测定了8种重金属(Cr、Cu、Ni、Pb、Zn、Cd、Mn、As)的含量,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分析了河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来源.结果表明,黑河中上游库区重金属仍处于“汇”阶段,筑坝蓄水主要表现出“拦截效应”,源于各重金属迁移释放能力不同,少量重金属被“拦截”于中部库区.同时,受干支交汇水力特性影响,其富集效应也较明显.主成分分析等指出,As、Cd、Pb、Zn和Cu主要源于矿产开采活动,Mn、Cr、Ni分别源于工业生产、城市排污、自然因素等.Cu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还显示,其于沉积物、岸边土壤中的含量能指示断面附近有矿产开采等迹象.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梯级筑坝河段的重金属控制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乌江干流中上游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江流域洪家渡库尾至乌江渡坝下的水电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建坝前后的水温实测资料,采用建坝前天然水温和建坝后下泄水温比较法,对乌江干流梯级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天然水温改变最大的电站为洪家渡和乌江渡,前者是受水库水温结构自身影响,后者是梯级联合运行的结果;梯级联合运行使库区水温分层有所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上游梯级电站的建成,电站下泄水温年变化过程趋于均化,与天然水温的延迟也越加明显;不同的水库水温结构对水温累积效应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稳定分层型水库对水温累积具有正效应,混合型水库具有负效应,过渡型水库处于两者之间,体现了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为研究减缓下泄低温水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用于控制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透水坝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猛  张永春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665-1670
为了控制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结合人工湿地原理和快速渗滤机理,开发了透水坝技术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该技术利用平原河网地区现有河道的容积来承受农村面源污染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通过控制透水坝的渗流量,拦蓄径流为后续的处理单元提供自流动力.4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使用梯形渗流模型进行透水坝的渗流量计算比较准确,透水坝达到了拦蓄5天处理雨量为1400Om3的降雨径流的设计要求,同时透水坝的TN、TP去除率分别为15.59%和23.44%.  相似文献   
17.
世界水坝委员会已经提议未来的决策要立足于5个核心价值取向:公平、效率、参与决策、可持续与负责任,它还提议了7项战略优先措施,本文针对焦点在“持续的河流与生计”的战略优先措施进行审查,该战略的一个关键元素是“环境流”的建立,所谓环境流就是为下游的社会,经济利益和生态系统留下充分的水,只有当科学信息与透明的协商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环境流才能够建立起来,适用的立法与激励机制也需要到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梯级水库群环境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以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对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环境风险进行了系统梳理,辨识了梯级水库环境风险承载体、风险源、风险诱因,分析了环境风险传递机理,采用贝叶斯理论进行库区水体藻类爆发概率计算。结果表明: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环境风险通过水流、电流、系统动力学流进行传播,并会影响到电站机组和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由于水动力减弱和库区污染物排放,导致库区水体藻类爆发概率为2.42%,死鱼概率为1.21%,在此基础上,绘制环境风险传递拓扑图,并提出相应的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丰江源于广东省新丰县,向东南流至河源市汇入东江,全长153公里。为开发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1958年7月15日破土动工兴建新丰江水库。水库位于河源盆地西北侧,大坝座落在新丰江下游的亚婆山峡谷地区,东距河源市城区约3公里,西南距广州市约160公里。 新丰江大坝为混凝土大头坝,坝顶高程124米,最大坝高105米,坝顶长440米,坝底最大宽度107米。设计最高水位122.8米,正常水位118米(相应库容为115亿立方米),最低水位93米。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9万千瓦。 新丰江水库修建前,限于地震科技水平和库区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程度,有关单位依据十分有限的地震、地质等资料,将坝址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Ⅵ度。由于50年代我国尚无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法律法规,且对诸如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一旦毁坏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以及对国计民生可能  相似文献   
20.
浅谈卧龙特区梯级电站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善庆 《四川环境》1992,11(3):51-55
根据笔者参加卧龙特区梯级电站规划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首先阐述了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在此背景上造成的当前大熊猫的处境。接着分析了梯级电站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估计到会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重点是对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方面。最后,从加强自然保护角度建议对方案中在核心区布置的一些梯级电站应持慎重态度,并提了几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