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5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01.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9,(6):10-10
“成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牲胜利,同时也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相信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成都安全生产工作将会在恢复重建、加快发展中不断加强,进一步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2.
广东东莞运河是目前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运河的生态重建不仅可改善东莞人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会对我国类似河流的水体修复提供经验。本文分析了东莞运河水生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东莞运河的生态重建应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多专业多部门协同工作,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思路,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最终实现东莞运河水环境优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硅砂矿地貌、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等特征,确定硅砂矿土地复垦的方向为林地和鱼塘。简要介绍硅砂矿土地复垦的开采流程及闭坑后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的技术要求,提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过程具体措施及预防控制。通过开展硅砂矿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工作,把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恢复为可利用的土地,缓解了矿区土地减少的趋势,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植被重建下煤矿排土场土壤熟化过程中碳储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俊超  党廷辉  郭胜利  薛江  唐骏 《环境科学》2014,35(10):3842-3850
植被重建是治理因露天煤矿的开采而形成的大面积排土场行之有效的措施,了解植被重建模式对排土场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影响是筛选植被治理措施的重要因子.在内蒙古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煤矿,选取15 a治理排土场中5种植被重建模式(自然恢复地、草地、灌木林、乔灌混交林、乔木林),16种植被配置类型,采集土壤剖面(0~100 cm)样品408个,研究不同重建模式下SOC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治理排土场植被重建模式显著影响剖面SOC含量与分布(P<0.05),表层0~10 cm SOC呈草地>灌木>乔木>乔灌混交林>自然恢复地;全氮(TN)也呈相似的变化特征.2植被配置类型中,苜蓿地0~10 cm的SOC含量(5.71 g·kg-1)和TN含量(0.49 g·kg-1)均最高,比自然恢复地分别高166.7%和171.3%,且是沙棘、紫穗槐+油松、香花槐的两倍左右.3植被重建对SOC影响深度主要集中在0~20 cm,而对TN的影响可达40 cm.4与新建排土场相比,植被重建后,草地、灌木地和乔木地0~100 cm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5.47、6.93和6.95 t·hm-2,但仅相当于原地貌水平的2/3、1/2和1/2.植被重建表现出碳汇效应和巨大的固碳能力.从土壤固碳的角度考虑,建议植被重建模式以草地为主,植被类型优先考虑苜蓿.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以乡镇学校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对现行的乡镇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到了现行的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在继承和创新原则的指导下对乡镇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造和重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6.
简要分析了遥感影像判读技术在地震灾区环境地质灾害评估、土地资源监测、及生态环境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并对地貌植被、建筑、交通、河道水系以及水资源污染等影响的震情判读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今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震区土地资源规划与生态环境重建、防震减灾和空间信息技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2005年8月29日上午9时38分,威力强劲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受灾面积达到23.3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整个英国的国土面积。受灾最严重的新奥尔良市有80%的面积被洪水淹没,受灾人数达到1500万,80万居民流离失所。飓风共造成13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8.
无疑,雪灾是今年初最牵挂人心的公共事件。肆虐的暴雪压塌了民房,封冻了路面,切断了交通,阻断了水电,使数百万归心似箭的游子滞留于异乡。  相似文献   
109.
当飞机徐徐降落于成都双流机场,扑面而来的是温暖清新的空气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在这里,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好像已然久远.  相似文献   
110.
龚亚丽  王平  赵霞  谭瑾  任毅 《灾害学》2008,23(1):43-46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构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旱灾评价系统模式,表明灾情是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综合作用的产物。以锡林郭勒盟的旱灾程度、救灾等级、备灾能力(经济水平与社会状况)、应急能力(物资储备及物流通达水平)、恢复能力(恢复与重建)等重要指标为核心,对锡林郭勒盟的旱灾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的响应能力进行评价与地域划分,并与锡林郭勒盟的旱灾等级区划相结合,构建了灾害-响应程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