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安全科学   1201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55篇
综合类   1355篇
基础理论   207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研究阜阳污水处理厂近几年来污泥产量与进水水质之间的关系,对自2007年1月份以来的产泥量与进水水质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整理.并通过建立各个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图表来分析产泥量与进水水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2.
生物炭对塿土土壤温室气体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别向塿土土壤中添加0、20、40、60、80 t·hm~(-2)的苹果果树枝条生物炭后,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温度、土壤团聚体、NO_3~--N、NH_4~+-N、微生物量碳以及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可以缓解土壤温度的变化,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的数量,尤其是5 mm、5~2 mm和1~0.5 mm的团聚体数量.与对照相比,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NO_3~--N、NH_4~+-N、微生物量碳分别增加了4.9%~33.9%、9.1%~41.1%和11.8%~38.5%.本研究中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排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添加生物炭后,土壤CO_2的排放量以及CH_4的吸收汇分别增加了6.73%~23.35%和3.62%~14.17%;施用20 t·hm~(-2)和40 t·hm~(-2)的生物炭降低了土壤N_2O的排放和综合增温潜势(GWP),而当生物炭施用量大于等于60 t·hm~(-2)时反而增加了土壤N_2O的排放和综合增温潜势(GWP).说明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和碳减排剂,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田土壤增汇减排的作用,此外,选择合适的生物炭施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3.
SCR烟气脱硝系统中喷氨量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它不仅影响了脱硝效率,过量时,还会产生二次污染,危及下游设备。电厂运行中,锅炉负荷不断变动,传统PID很难实现喷氨量的最佳控制。应用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对喷氨量进行了控制,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尿素溶液流量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性能更佳,系统的动态响应较快且超调极小,即满足了工艺要求又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垃圾气化后的无机底渣在制备透水砖中不同掺量和集灰比的试验研究,依据JC/T945—2005《透水砖》中的要求,对其孔隙率,保水性,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4项指标进行测定,探索了不同底渣掺量和集灰比下透水砖性能的简单变化规律,并综合优选出最佳配合比为A-2,即水灰比为2.8,集灰比为3.0,气化底渣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155.
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存在二恶英事故排放、垃圾渗滤液泄漏等一系列环境风险问题。以国内某企业为例,从物质、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性及有害物质扩散途径进行识别,给出风险事故源强,采用多烟团模式对二恶英、氨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焚烧炉爆炸事故二恶英扩散对人体健康的最大影响半径为300 m,氨水储罐泄漏事故氨扩散对人体致死半径为200 m;对事故消防废水、垃圾渗滤液泄漏等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的措施,对该类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6.
Removal of phosphate from wastewater using alkaline residu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kaline residue(AR) was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adsorbent for phosphate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The kinetic and equilibrium of phosphate removal were investiga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modified alkaline residue. After treatment by NaOH(AR-NaOH), removal performan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le removal performance was almost completely lost after treatment by HCl(AR-HCl). The kinetics of the removal process by all adsorbents was well characterized by the pseudo second-order model. The Langmuir model exhibited the best correlation for AR-HCl, while AR was effectively described by Freundlich model. Both models were well fitted to AR-NaOH.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calculated from Langmuir equation were in following manner: AR-NaOH AR AR-HCl. Phosphate removal by alkaline residue was pH dependent process. Mechanisms for phosphate removal mainly involved adsorption and precipitation, varied with equilibrium pH of solution. For AR-HCl, the acid equilibrium pH( 6.0) was un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Ca-P precipitate, with adsorption as the key mechanism for phosphate removal. In contrast, for AR and ARNaOH, precipitation wa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for phosphate removal, due to the incrase on pH( 8.0) after phosphate removal. The results of both XRD and SEM analysis confirmed CaHPO4·2H2O formation after phosphate removal by AR and AR-NaOH.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