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剂量-效应关系两种置信区间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毒性实验存在随机误差,同时剂量-效应曲线(DRC)拟合也会产生误差.因此,合理表征剂量-效应关系及其置信区间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剂量-效应曲线非线性拟合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拟合函数置信区间(FCI)与实验观测置信区间(OCI)的基本原理.并以对氯苯酚及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为例,说明目前多数文献使用的FCI不能有效地描述真实毒性实验的不确定度,提出以OCI表征DRC,以求真实反映观测毒性效应的不确定度.利用剂量加和与独立作用模型预测了混合物毒性,并与OCI比较,得到混合物毒性作用类型.建议在分析混合物协同、拮抗、独立与加和作用时,应充分考虑OCI.  相似文献   
152.
153.
Aristolochic acid (AA) is a known nephrotoxin and potential carcinogen, which can form covalent DNA adducts after metabolic activa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A simple method for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ristolochic acid-DNA adducts was developed. Four AA-adducts were synthesized by a direct reaction of AAI/AAII with 2’-deoxynucleosides. The reaction mixture was first cleaned-up and pre-concentrated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and further purified by a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By the application of developed SPE procedure, matrices and byproducts in reaction mixture could be greatly reduced and adducts of high purity (more than 94% as indicated by HPLC) were obtained. The purified AA-DNA adducts wer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liquid-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LC-ESI-Q-TOF-MS/MS) and LC-Diode array detector-fluorescence (LC-DAD-FL) analysis. This work provides a robust tool for possible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AA-DNA adduct standards, which can promote the further studies on carcinogenic and mutagenic mechanism of aristolochic acids.  相似文献   
154.
冯宇 《安全》2011,32(2):4-7
在烟火药剂的混合、装药、称量等过程工序,除了人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爆炸,还有其他影响烟火药敏感度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影响烟火药剂敏感度的因素和烟火药剂配比计算方法,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一些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研究推进剂含能固体颗粒粒度、形貌与感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摩擦、撞击、静电感度仪、爆发点测定仪,对推进剂主要含能固体颗粒AP、RDX、AL的粒度及感度进行测试研究,考察不同规格粒度的AP、RDX的机械、静电及热感度,对AP、RDX、AL的混合物料也进行感度测试。结果 AP的摩擦、静电感度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加。粗AP(40~60目、60~80目及100~140目)对撞击感度不敏感,对于粉碎细料(1~18μm),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热感度与粒度的关系,对于5 s爆发点,其结果均大于400℃。对于普通RDX,2种不同粒度的RDX对不同激源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高品质RDX的感度特性明显优于普通RDX。AP、RDX、AL混合后,感度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论 细料AP机械感度与热感度较高,RDX粒度越小,摩擦、撞击感度下降,3种粒度RDX的静电感度相当,AP、RDX和AL粉混合时仍保持较高的摩擦感度。  相似文献   
156.
采用CFD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的污水-污泥两相水力特性.将污泥沉降模型进行湍流影响修正后与两相湍流混合物模型耦合,建立了氧化沟液固两相湍流混合物模型,实现了垂向上液固两相运动的分离;利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工业规模污水厂氯化沟的污水-污泥两相流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两相流混合物模型较好地揭示了氧化沟内混合液流场和污泥的分布情况,污泥浓度与流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7.
多组分苯胺类混合物对发光菌的抑制毒性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以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96微孔板为实验反应载体,微板光度计为发光强度测试设备,测定了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及其混合物对发光菌的发光抑制毒性,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与剂量加和(DA)及独立作用(IA)原理研究了混合物的毒性规律.1)分别测定每种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数据并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5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DRC)均可用Logit与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从这些模型估算的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2.11、2.35、2.49、3.60和3.88(EC50单位:mol·L-1),可知其对发光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2)根据组分EC50、EC10和EC1设计3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进行混合物毒性实验,并对混合物剂量-效应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混合物DRC.结果表明,混合物DRC可用Box-Cox-Logit与Box-Cox-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3)根据单一化合物DRC模型,分别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模型对混合物DRC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无论考察混合浓度比例还是效应水平,剂量加和模型都能准确预测苯胺类混合物的毒性,而独立作用模型倾向于高估混合物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