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草甘膦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农药除草剂,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从水生/两栖动物、土壤生物、哺乳动物以及人群等4个方面对除草剂草甘膦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与展望,以期为草甘膦的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数据资料,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2.
Pest management researchers currently reappraise the use of inert dust-based insecticides because of the growing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ncreasing insect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insecticides. Diatomaceous earth, which is amorphous micron-sized silica derived from fossilized phytoplankton, has become popular as an alternative insecticidal agent in European countries.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insecticidal efficacy of amorphous lipophilic silica nanoparticle was examined on red flour beetle (Tribolium castaneum), a stored grain insect pest. The biosafety of this silica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 was studied in MRC-5 cell line with water-soluble tetrazolium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assays. Acute oral toxicity of these nanocides was studied in mice model following 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exposure on mouse blood parameters, serum biochemical levels, an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various organs.  相似文献   
23.
微塑料一般指直径小于5 mm的微小型塑料颗粒或碎片,海洋中常见的微塑料类型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由于形状、颜色多变,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粒径范围与浮游植物相近,海洋中的微塑料很容易被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其他海洋动物等产生影响。微塑料还可以为病毒、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影响浮游植物分布,进入海洋生物消化道或进一步转移到组织中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甚至通过捕食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对高等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微塑料可以作为海水中痕量化学物质的吸附载体,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根据目前对微塑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未来应加强对海洋微塑料分离、鉴定技术的研发以及海洋微塑料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传递效应机制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海绵铁还原耦合活性炭吸附-微波再生技术降解甲基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绵铁(s-Fe0)还原耦合活性炭(GAC)吸附-微波(MW)再生技术降解甲基橙(MO)溶液,重点考察了s-Fe0投加量、粒径、微波功率等因素对MO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Fe0投加剂量为15.0 g/L、粒径为3~5 mm、超声波功率为200 W,反应1 h,MO的去除率为94.2%。其次,采用GAC吸附-MW再生技术(800 W,照射1 min)循环处理上述脱色后的MO废水。结果表明,GAC吸附可有效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及残留的染料、TOC和总铁离子浓度,且MW辐射可有效再生吸附饱和的GAC颗粒。因此,s-Fe0还原耦合GAC吸附-MW再生技术可以有效降解MO染料,具有处理效果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为了找出影响河道沉积物酸挥发硫化物(AVS)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在珠江三角洲典型感潮河道佛山西南涌的10个站位中采集了沉积物及上覆水样品,测定了其理化性状及微生物指标,重点探讨了氧化还原电位(Eh)、硫酸盐还原菌(SRB)、有机碳(OC)、总硫化物(TS)对AVS空间分布的影响,并评价了该区域重金属生物毒性.结果表明:所测样品AVS范围0.207~41.453μmol.g-1,均值6.684μmol.g-1,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较高;就AVS值而言,50%的站位沉积物表层>下层,表层沉积物变异系数为93.61%,下层达153.09%,均属高度变异;各因素对AVS空间分布影响排序为:TS>OC>Eh>SRB;以Σ(SEM5-AVS)值判断,60%的采样站位具潜在生态风险;采用Σ(SEM5-AVS[)]/fOC判据,则全部站位均不具有不可接受的潜在生态风险.从单种重金属来看,Cd、Ni、Cu、Zn、Pb均有产生毒性效应的风险.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AVS的形成机制提供了资料,为河流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及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
2012年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系统应用于天津市饮用水源地,对2013年1月-3月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毒性数据未超过30%。根据与毒性监测同步进行的其它4项水质指标,可判断该点位水体质量达到生活饮用水质要求,与TOXcontrol生物综合毒性监测仪所监测的结果相一致。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水质应急和预警监测,分析结果也表明毒性监测数据与部分污染物的浓度呈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用于环境毒物毒性测定具有快速、灵敏、低廉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毒物综合急性毒性测定、筛查、监测及特异毒物监测中。本项目利用淡水发光菌Q67对吉林地区各行业典型企业的出水口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同时结合化学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和化学指标并非在任何水体都相关,但是,急性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8.
模拟酸雨下土壤中铜、镉行为及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论述模拟酸雨下红壤、黄棕壤和黑土中Cu、Cd行为及急性毒性效应.试验表明:(1)模拟酸雨对添加性土壤Cu、Cd的淋溶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降水酸度的增大,土壤中Cu、Cd的淋出量增加,但增加的程度与土壤类型、添加金属的浓度和种类有关,相同酸度下,红壤中Cu、Cd的淋出量远大于黄棕壤和黑土,淋出率随着沉降酸度而改变的程度也最显著,酸雨对黑土中Cu、Cd淋溶影响最小.Cd对酸雨淋溶的敏感性大于Cu.(2)模拟酸雨对土壤中Cu、Cd形态影响较为明显,随着酸雨pH的降低,黄棕壤和黑土中部分Cu、Cd形态明显地向着交换态转化,红壤中部分Cu、Cd形态明显地向着水溶态转化.(3)模拟酸雨对土壤中Cu、Cd的生物毒性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同时又受土壤类型相当大的制约,红壤中毒性影响最大,黑土中毒性影响最小,表明三类土壤的抗酸能力顺序为黑土>黄棕壤>红壤.  相似文献   
29.
不同铅化合物对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的毒性差异(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估红壤中不同铅化合物对微生物生物量的毒性差异,进行了实验室培养试验铅化合物为氯化铅和醋酸铅,施加的6个不同浓度(w/10-6)为0(背景值),100,200,300,450和600在铅水平相同时,醋酸铅比氯化铅对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的降低更为明显土壤中微生物量C/N比和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比[m(Corg)/m(Cmic)]随着醋酸铅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而氯化铅在相同水平下,提高的幅度大大减少,这些结果表明,不同铅化合物的溶解度和不同相伴阴离子是决定铅化合物毒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急性毒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大,对于印染废水中典型毒害物质的控制日趋严格,且生物毒性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以掌握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污染物去除特性和毒性转化机制为目标,解析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其在典型处理工艺中的变化.结果发现,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对典型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好,出水COD、苯胺浓度、色度分别为46 mg·L~(-1)、0.86 mg·L~(-1)、6倍,去除效率分别为78%、95%、86%;但对急性毒性的控制不足,尤其是有机组分的急性毒性控制不足.典型印染废水处理中,生物曝气处理是控制典型污染物的主要阶段,对COD、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达60%、23%、50%,对生物毒性的去除率为48%.氯氧化和混凝沉淀是保障印染废水中苯胺类有毒物质和色度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深度处理阶段,对色度、苯胺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95%;然而,深度处理却会引发印染废水急性毒性急剧升高,升高比例达150%.印染废水中的急性毒性组分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生物曝气主要去除有机组分毒性;氯化深度处理会增加有机组分毒性和无机组分毒性,其中,无机组分毒性可通过还原脱氯削减,但有机组分毒性控制需综合考虑前处理阶段提质增效或实施氯氧化替代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