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电子垃圾拆解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不适当的电子垃圾拆解过程造成处理区水体沉积物受到多类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污染,直接威胁生活在沉积物中的底栖动物。在典型电子垃圾处理地广东清远采集沉积物,测定样品中以烃类为主的色谱难分离混合物(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UCM)的含量,开展伸展摇蚊全生命周期慢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清远沉积物中的UCM浓度(0.08±0.01)%接近于这类污染物对伸展摇蚊的慢性半致死性效应浓度(0.073±0.022)%。同时发现清远沉积物对以摇蚊为代表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具有显著慢性毒性效应,且可通过测定UCM含量初步估算。这为开展以电子垃圾处理地沉积物为代表的,受到以麻醉作用为主要致毒机制的混合物污染的沉积物的毒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悬浮法聚氯乙烯化工离心母液的生化处理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波  周蕴  张振家 《环境科学》2005,26(3):100-105
采用4级内循环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工艺对悬浮法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了不同停留时间下系统对有机物和浊度的处理效果以及系统的抗冲击能力;观察了生物膜的生长和发展规律;对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悬浮物、摇蚊幼虫和营养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启动迅速,在HRT为14h时,废水COD总去除率可达75%以上,出水COD浓度低于50mg/L ,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也可经深度处理回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3.
针对摇蚊幼虫(红虫)在沉淀池中大量孳生这一难题,以蒸馏水为试验水样,研究了液氯对摇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性效果(24h),并考察了pH值、有机物含量、氨氮以及藻类含量等因素对毒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龄期增长摇蚊幼虫对液氯的耐受性不断增强,液氯对4龄摇蚊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3.39mg/L;低pH值、高藻类含量有助于提高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在水质中性条件下,有机物含量提高使摇蚊幼虫的死亡率降低,在不同氨氮浓度下,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差别较大.生产原水和沉淀池水的对比试验表明:在不同投加量下,原水中4龄摇蚊幼虫接触24h死亡率均高于沉淀池水中摇蚊幼虫死亡率.  相似文献   
24.
测定了峰升(15%杀单·唑磷乳油)、稻卫(20.2%阿维·唑磷乳油)、蚜螨克星(1.8%阿维·吡乳油)和蔬卫(2.4%高氯·阿维乳油)4种新型杀虫剂对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老熟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峰升处理黄色羽摇蚊幼虫后24 h,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时间段(48、72、96 h),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存活率逐渐下降.其他3种杀虫剂处理黄色羽摇蚊幼虫4 d,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也呈下降趋势.峰升、稻卫、蚜螨克星和蔬卫对黄色羽摇蚊幼虫48 h的LCs0分别为0.1735、0.0249、0.0015和0.0046 mg·L-1.蚜螨克星毒性最高,毒性在同一数量级的还有蔬卫,其次为稻卫.峰升毒性最低,但仍属高毒杀虫剂.  相似文献   
25.
正1.每次锻炼时都应该大汗淋漓出汗只能迅速降低体温,对身体其他部位并没有多少影响,更不会减肥。你可能在一次锻炼后体重减轻,这只是体内水分减少造成的暂时现象。一旦你补充了充足的水分,体重也将随之恢复。2.慢跑一公里比步行一公里会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是跑一公里,  相似文献   
26.
本文详细介绍了AVS视频编码标准中的安防监控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并对AVS视频编码标准的框架、涉及到的技术和编解码工具等进行了简要描述,同时与H.264/AVC标准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AVS视频编码标准伸展档次在保证低复杂度、容错性和编码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安防监控视频的编码效率。因此,AVS监控标准将在安防监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物理和生物组合扰动对底泥微界面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忍  李大鹏  黄勇  刘焱见  陈俊 《环境科学》2015,36(11):4112-4120
借助Rhizon间隙水采样技术、Unisense微电极技术,解析了物理扰动和摇蚊幼虫组合扰动对底泥微界面和微环境特征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组合扰动、生物扰动均导致溶解氧渗透深度(OPD)、总氧气交换速率(TOE)、含水率、总微生物活性显著增加,并保持在高于对照实验的水平.并且,组合扰动下,这些指标随着物理扰动强度增加而有所增加.对于Fe2+而言,组合扰动和生物扰动均导致Fe2+含量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实验.Fe2+、含水率、总微生物活性在底泥0~4 cm内受扰动影响变化幅度较大.这可能是内源磷形态转化的"活性区域".对组合扰动下OPD、TOE、Fe2+、含水率、总微生物活性与物理扰动强度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各拟合方程均符合2阶多项式,且当扰动强度≥34 r·min-1,组合扰动对上述指标产生"跃变式"叠加作用.这种改造效应可能是内源磷形态转化的主要诱发机制.  相似文献   
28.
29.
大红德永摇蚊种群生态在西湖氮磷循环中作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湖主要湖区设6个采样点,进行为期20个月的连续采样,对大红德永摇蚊种群生态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下测定这一种类24h排泄的NH3-N和PO^-3-P,估算该种群在西湖中的NH3-N和PO4^-3排泄率,探讨了这一种群在西湖富营养生态系统氮磷循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水源水中摇蚊幼虫的孳生与生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摇蚊幼虫(红虫)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出现,成为困扰水厂正常生产运行的又一水处理难题。首先对其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利用生态群落中的食物链关系,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摇蚊幼虫大量孳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合理的生物操纵技术,通过鱼类与水生生物间的“下行效应”,以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摇蚊幼虫孳生为目的的生态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