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推进剂含能固体颗粒粒度、形貌与感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摩擦、撞击、静电感度仪、爆发点测定仪,对推进剂主要含能固体颗粒AP、RDX、AL的粒度及感度进行测试研究,考察不同规格粒度的AP、RDX的机械、静电及热感度,对AP、RDX、AL的混合物料也进行感度测试。结果 AP的摩擦、静电感度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加。粗AP(40~60目、60~80目及100~140目)对撞击感度不敏感,对于粉碎细料(1~18μm),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热感度与粒度的关系,对于5 s爆发点,其结果均大于400℃。对于普通RDX,2种不同粒度的RDX对不同激源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高品质RDX的感度特性明显优于普通RDX。AP、RDX、AL混合后,感度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论 细料AP机械感度与热感度较高,RDX粒度越小,摩擦、撞击感度下降,3种粒度RDX的静电感度相当,AP、RDX和AL粉混合时仍保持较高的摩擦感度。  相似文献   
22.
改良剂对土壤Sb赋存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土壤培养法研究不同改良剂(骨炭、生物调理剂、沸石、石灰、油菜秸秆、生物炭、堆肥和赤泥)对土壤Sb化学形态转化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堆肥处理外,添加5%的其他7种改良剂均显著地提高了土壤的p H值,其中石灰处理p H最为明显.BCR分级提取表明,土壤S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添加生石灰、骨炭和生物调理剂显著地提高了土壤Sb的移动性,而添加赤泥、生物炭和堆肥却显著地降低了土壤Sb的移动性.添加不同的改良剂对土壤Sb的生物可给性也有影响,但是受不同培养时间影响较大.培养2个月后,添加5%的堆肥、5%赤泥和5%生物炭处理导致土壤Sb的生物可给性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8%、23%和20%;而添加5%的石灰、5%油菜秸秆和5%的生物调理剂处理导致土壤Sb的生物可给性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7倍、1.06倍和1.11倍.堆肥、赤泥和生物炭是钝化Sb污染土壤的潜力材料.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江西省典型稀土矿区龙南县重稀土矿区土壤、水体和主要农作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并评价了稀土元素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在538.73~1625.76 mg·kg-1之间,平均值为976.94 mg·kg-1,分别是江西省和全国土壤稀土元素含量背景值的4.53倍和5.09倍.矿区河水稀土元素浓度达55.72 mg·L-1,为对照区河水稀土元素浓度的8974.7倍.井水中稀土元素浓度为0.033mg·L-1,是对照区井水稀土元素浓度的10.55倍.10种农作物稀土元素含量范围为1.04~78.57 mg·kg-1,均超过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稀土元素含量的限值(0.70 mg·kg-1).不同农作物品种稀土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小白菜萝卜红薯包菜紫芋地瓜芋头辣椒西红柿稻米.参照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方法,评估了稀土元素经口摄入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发现矿区居民通过农作物和井水摄入的稀土元素日均摄入量的总和为295.33μg·kg-1·d-1,远高于稀土元素对人体亚临床损害剂量的临界值,说明稀土元素对矿区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小白菜和萝卜对矿区居民食物日均稀土元素摄入量的贡献率高达76.92%,建议当地居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和饮食结构,少种植和食用小白菜和萝卜,选择对稀土元素具有低积累的农作物品种,以降低稀土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4.
Hg在玲珑金矿区典型农田土壤中的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斐  王敏  唐景春  张磊 《环境科学》2011,32(9):2669-2675
采集烟台玲珑金矿区不同性质的土壤,通过吸附解析实验研究了矿区2种典型农田土壤对重金属汞的吸附特征.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土壤对Hg(Ⅱ)的平均吸附率高于中性土壤,中性土对Hg(Ⅱ)的最大吸附量为156.9μg/g,酸性土达到201.38μg/g.2种土壤结合Hg(Ⅱ)的解吸量和解吸率都较低,且酸性土的解吸率(...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烟台市医疗废物处置的现状综述,分析当前医药垃圾处置技术的优缺点,力求使烟台市医药垃圾的处置少走弯路,找到一种适合烟台医药垃圾处置的捷径。  相似文献   
26.
燃油锅炉运行与监测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燃油锅炉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由此引出一系列的监测问题。在实际操作基础上,结合燃油锅炉的运行与现场监测,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通过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骨炭、磷矿粉与生物调理剂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均显著地提高了淋溶液的p H值.不管是高钇型重稀土土壤还是富镧少钇型轻稀土土壤,添加骨炭均显著地降低了淋溶液中稀土元素的浓度,7 d时淋溶液中15个稀土元素浓度比对照处理降低10.4%~86.7%(重稀土土壤)和4.6%~87.8%(轻稀土土壤),铈、镧、钇、钕、镝、钆等稀土元素浓度降低最明显.培养时间越长稀土元素淋溶量越少,骨炭的降低作用越小.在轻稀土土壤中添加磷矿粉7 d和14 d后,淋溶液中稀土元素浓度均比对照处理有所降低,而在重稀土土壤中添加磷矿粉7~28 d后,均导致淋溶液中稀土元素浓度比对照升高(除了个别元素外).土壤中添加生物调理剂均导致淋溶液中稀土元素浓度急剧提高,7 d时淋溶液中15个稀土元素浓度比对照处理提高0.86~123.4倍(重稀土土壤)和5.4~250.2倍(轻稀土土壤),在重稀土土壤中钇、铒、镱、镝、钆、钕等浓度提高最明显,而在轻稀土土壤中浓度提高最明显的为铈、镧、钕、镨、钆等.另外,还研究了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对土壤总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研究表明,骨炭是可以用来修复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的潜力改良剂,而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的应用将提高环境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8.
江西铜矿及冶炼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稀土元素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姝兰  黄益宗  王斐  徐峰  王小玲  高柱  胡莹  乔敏  李季  向猛 《环境科学》2015,36(3):1060-1068
研究江西省铜矿开采和冶炼对周边农田土壤、农作物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矿开采和冶炼可提高土壤及农作物稀土元素的含量.德兴银山铅锌铜矿和贵溪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中总稀土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112.42~397.02mg·kg-1和48.81~250.06 mg·kg-1,总稀土元素平均值分别为254.84 mg·kg-1和144.21 mg·kg-1,分别是江西省背景值的1.21倍和0.68倍,全国背景值的1.36倍和0.77倍,对照样点的3.59倍和2.03倍.贵溪冶炼厂周边10种农作物样品中总稀土元素含量范围为0.35~2.87 mg·kg-1,作物叶子中的稀土元素含量高于茎和块根.番茄、空心菜叶和萝卜叶中总稀土元素含量分别为2.87、1.58和0.80 mg·kg-1,均超过我国蔬菜和水果卫生标准的总稀土元素含量限值(0.70 mg·kg-1).矿区居民终身摄入稀土元素的总量为17.72μg·(kg·d)-1,低于安全剂量和临界值,对人体还不构成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说明在江西进行铜矿开采和冶炼时必须重视稀土元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地表水及饮用水中11种酚类化合物,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HPLC法在0.020 mg/L~50.0 mg/L范围内,HPLC-MS/MS法在0.5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L~0.031μg/L和0.005μg/L~1.56μg/L。未检出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7.2%~96.7%和81.3%~113%,RSD分别为1.5%~5.3%和3.9%~17.7%。  相似文献   
30.
由于电容器长期运行在户外环境,其实际投切动作可靠性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较大,存在实际补偿效果与预测补偿效果不一致问题,且分布式电源的海量并网也对台区电压的平稳运行带来较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考虑到配电台区数量规模庞大、资料收集不便等现状,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台区无功资源充裕度评价方法,其基于台区基态模型及灵敏度分析拟合,利用台区低压侧电压运行数据,在线绘制无功需求曲线并从多个维度对台区无功资源的充裕度进行评价,实现台区无功资源的差异化分析和实用化在线评价。后以某台区为例进行了无功资源充裕度的评价分析,在不依赖复杂建模的情况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