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多环芳烃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大型钢铁集团周边农业土壤中15种多环芳烃(PAHs)各组分间及其与总量间的相关性、与有机氯农药(OCPs)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萘(Nap)外,其他14种组分间及其与总量间的相关性极显著;δ-六六六(δ-HCH)与除Nap和二苯并[a,h]蒽(Daa)外的大部分PAHs组分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p'-滴滴滴(p,p'-DDD)与大多数PAHs组分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22.
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态势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与环境发生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资源锐减,而后备耕地资源却短缺,人地人粮矛盾更加尖锐,已成为影响这一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经济特点与耕地资源的变化态势,并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非农用地,确保基本农田,其次要采用经济手段,建立保护耕地的经济机制;此外,还要  相似文献   
23.
长江流域粮食生产态势与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在进入90年代后的粮食生产的消费态势。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讹诈 影响,资料分析表明,长流域七省一市的粮食生产表现为,粮食单产略有提高,粮食总产徘徊,粮食消费量与居民的经济收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以N235为萃取剂、甲苯为稀释剂萃取模拟含盐酸性废水(简称废水)中的盐酸。最佳实验条件为:振荡时间20 min,初始废水中盐酸浓度0.75~2.45 mol/L,V(N235):V(N235+甲苯)=0.3~0.7,V(N235+甲苯):V(废水)=0.5~1.0。在初始废水中盐酸浓度为1.00 mol/L、不含无机盐、V(N235):V(N235+甲苯)=0.4、V(N235+甲苯):V(废水)=1.0的条件下,振荡20 min后萃取液中盐酸浓度为0.80 mol/L、n(盐酸):n(N235)=0.88。当废水中氯化钠浓度大于2.0 mol/L时,氯化钠的加入对N235萃取盐酸有促进作用;硫酸钠的加入对N235萃取盐酸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爬山虎茎粉对水体中氨氮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从植物材料中筛选适宜的氨氮吸附材料,通过批实验研究了爬山虎茎在不同初始pH值、振荡时间、初始浓度和温度下对水溶液中氨氮的吸附情况,进而分析了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爬山虎茎已经达到或超过矿物吸附氨氮的水平.氨氮吸附最适pH值为5~9.吸附过程基本在第18h达到平衡,控速步骤主要是膜扩散和粒内扩散.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在15,25,35°C下分别为3.18,4.69,5.19mg/g.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表明,爬山虎茎对氨氮的吸附属于自发的吸热反应,且属于物理吸附.因此,爬山虎茎可以作为开发氨氮吸附剂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26.
面向污染场地的环境修复功能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环境功能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材料按功效分为固化/稳定化材料、氧化还原剂类材料以及催化剂类材料,重点对固化/稳定化材料进行了介绍。根据环境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提出了污染场地环境修复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7.
营造热带吹填陆域的宜居生态环境,构建植被生态系统必不可少,其中,研究植被分泌小分子有机酸对岛礁母质珊瑚砂的风化作用对于岛礁生态建设至关重要。通过研究不同浓度草酸对珊瑚砂的溶蚀动力学,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珊瑚砂溶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草酸对珊瑚砂的溶蚀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草酸溶液中,反应初始阶段珊瑚砂中Ca~(2+)、Mg~(2+)迅速溶出,随后大量Ca~(2+)被草酸固定生成草酸钙沉淀。随着草酸浓度的增加,溶液中Ca~(2+)浓度逐渐降低,Mg~(2+)浓度逐渐升高,c(Ca~(2+))最大值为0.65 mmol·L~(-1),c(Mg~(2+))最大值为2.87 mmol·L~(-1)。通过Mg~(2+)溶出动力学拟合发现其溶出动力学符合Stumm模型,主要受扩散过程的影响。此外,高浓度草酸会抑制珊瑚砂中Ca~(2+)的溶解流失。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草酸与珊瑚砂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相互胶连附着在珊瑚砂表面,且溶蚀过程中优先溶蚀珊瑚砂组分中镁方解石,其次是文石和方解石。  相似文献   
28.
方解石对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0~100目天然方解石为实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浓度磷的去除效果实验和动态实验研究了其对磷的去除性能,并研究不同pH值下方解石对磷的去除效果。对不同pH值下方解石对800 mg/L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H对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在初始pH值为4.9(平衡pH值为6.4)时去除率最高,对磷的去除率达到31%;对pH范围4.5~4.8内不同浓度的磷的去除效果实验表明,方解石对高浓度的磷去除效果较好,对100 mg/L的磷去除率为20%,对1 600 mg/L的磷去除率达到49%。在酸性条件下,方解石对磷的去除机理为Ca2+与HPO24-的化学沉淀过程。动态实验表明,填充高度为25.4 cm及填充直径为10 cm时,方解石对流速为66.85 mL/min,浓度为100 mg/L磷的去除效果较差,5 min时出水去除率为64%,再生后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前10 min去除率在90%以上,理论最大去除量提高了53%。  相似文献   
29.
太湖鼋头渚地区鹭类觅食生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2a实地调查了太湖鼋头渚地区鹭鸟的觅食生境,并搜集其雏鸟的反吐物,初步掌握了该地区不同鹭鸟对觅食生境的选择与食物组成情况。结果表明,无锡鼋头渚地区白鹭与夜鹭主要在鱼塘、湖泊觅食、白鹭在湖滨觅食,而夜鹭还会到湖中央水面觅食;池鹭觅食区域较广,主要在鱼塘。鹭群主要的食物类型是鱼类,白鹭食物几乎全为鱼类,夜鹭95%的食物为鱼类,兼有少量的蛙类、甲壳类和小型哺乳类动物。  相似文献   
30.
无锡鼋头渚4种鹭类繁殖期的生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0年3月-6月对无锡鼋头渚的鹭岛繁殖期的种群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共有鹭巢36400个,巢密度为0.52个/m62,平均每棵树有巢3.36个;较早迁来的夜鹭首先占据了远离村庄及公路的相对较好的位置;鹭类筑巢对高大的马尾松利用率较高,且个体较大的鹭岛多占据树的中上部,个体较小的鹭岛则主要栖息于下部;夜鹭和牛背鹭平均窝卵数为3个/巢,白鹭和池鹭为5个/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