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320篇
安全科学   29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966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85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1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用欧氏距离系数预报舟山海域赤潮发生指数等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1996~2007年72个赤潮发生个例为一组样本,另外选取2004年4~9月之间前后3 d之内都没有赤潮发生的92个个例为另一组样本,对赤潮发生前3 d的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日照、云量等要素及某些要素3 d的累积值、以及增温的天数、降压的天数等共30个物理量做t统计量分析,并应用欧氏距离系数进行聚类,依此来判别赤潮发生的可能性。在对2008年舟山12次赤潮进行试报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2.
桑沟湾养殖区铝的分布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4月、7月、11月和2007年1月对桑沟湾进行的调查,分析了溶解态Al和颗粒态Al的分布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桑沟湾溶解态Al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浓度为(64.1±45.1)nmol/L,春秋季次之,浓度分别为(60.8±29.1)nmol/L和(60.3±15.5)nmol/L,冬季最低,浓度为(31.2±9.6)nmol/L。因悬浮颗粒物的类型不同,春季和冬季颗粒物中Al的含量较高,夏季和秋季含量较低;颗粒物中可交换态Al所占的比例为春季和夏季比较高,夏季醋酸提态所占的比例可高达(2.19±0.88)%,颗粒物中Al主要以残渣态存在。讨论了颗粒物对溶解态Al分布的影响并计算了Al在颗粒物表面的分配系数及其在海水中的存留时间,Al的界面分配系数Kd的范围为0.24×105~1.3×106mL/g,平均值为(3.6×105±2.6×105)mL/g,其中SPM的范围为8.0~60.6 mg/L。根据箱式模型初步估算了桑沟湾溶解态Al的存留时间约为(36±17)d,进一步认识了Al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23.
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系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来源。基于控制技术的机动车污染排放系数研究有助于排放控制。根据机动车使用状况,车用燃料硫含量,行驶状况和活动水平,运用MOBILE6.2的方法和原理确定了中国各类型机动车HC、CO、NOx的排放系数。小型汽油客车国0阶段CO、HC、NOx分别为78.18t/v、7.89t/v和1.95t/v;国Ⅰ阶段CO、HC、Nox分则为7.16t/v、0.64t/v和1.02t/v;国Ⅱ阶段CO、HC、NOx分则为0.64t/v、0.45t/v和0.25t/v。  相似文献   
24.
齐珺  牛军峰  王丽莉 《环境科学》2008,29(1):212-218
基于遗传算法(GA)的因子筛选和支持向量机(SVM)的非线性回归,提出了1种改进的有机物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建模方法--遗传-支持向量机(GA-SVM),并将其用于38种食品工业常用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QSPR建模.结果显示,QSPR模型选取了分子量、Hansen极性、沸点、含氧率和含氢率5种参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平方和(SSE)、均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48、0,036和0.999,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同时,交叉验证的结果(SSE=0.295,RMSE=0.089,R2=0.995)也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因此,GA-SVM算法适用于对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PR建模.此外,将基于GA-SVM的QSPR模型分别与基于遗传-径向基神经网络(GA-RBFNN)和基于线性算法的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GA-SVM建立的QSPR模型无论从稳健性还是预测能力上都优于应用其它2种算法建立的模型,因此,GA-SVM算法比GA-RBFNN和线性算法更适合于对有机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进行QSPR建模.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松散煤体热物性参数的测试周期长与实验误差大等问题,构建测试装置实验平台,结合交叉热线法和平行热线法,对松散煤体热物性参数进行准确测量与计算,对1~2 mm,0.5~0.6 mm和0.2~0.3 mm 3种不同粒径煤样在不同水分含量下的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松散煤体温度场进行模拟研究,并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所测粒径范围里,同等水分含量下的松散煤体粒径越大,导热系数越小,热扩散率与比热容越大;松散煤体的导热系数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渐缓;松散煤体的热扩散率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分含量达到11.73~13.88%后热扩散率开始逐渐下降,而比热容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6.
示踪技术用于气体泄漏扩散模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江苏工业学院油气储运安全综合实验模型平台,利用示踪技术(以CO2为示踪剂),模拟了有害气体瞬时泄漏扩散的整个过程.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定量分析了气体泄漏扩散过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初步确定了泄漏气体浓度与相关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到了2个定量评价指标:确定性系数R=0.991,相关系数r=0.995.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建立的试验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现实情况,模型仿真度较高,数据拟合效果较好.研究可为评价模型的相似性提供理论参考,对有害气体泄漏扩散事故应急救援、实施有效的现场控制,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污染源排放废气流速通常在7~15m/s之间。通过S型皮托管在低速风洞中与标准皮托管的对比实验说明,在10m/s,15m/s两种情况下,皮托管迎风面截面变化对皮托管系数却的影响很大,实验结果可供污染源废气监测和皮托管定期检定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28.
阐述了一个城市CO2排放量审核的计算方法.依据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开发的NICE模型,将能源供应纳入计算范围,修正了只计算能源消耗的CO2排放的传统方法.通过对农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和人民生活6大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审核,得出该城市总的CO2排放量.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市2005~2008年CO2排...  相似文献   
29.
焦立新  孟伟  郑丙辉  赵兴茹  张雷  秦延文 《环境科学》2010,31(10):2321-2326
采用批量实验方法,研究了菲(Phe)在渤海湾入海河流与河口沉积物上的吸附-解吸过程,以及吸附参数与沉积物有机质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he在所有沉积物上的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均能由线性分配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很好地拟合.其中,线性分配系数KD值变化在58~743L·kg-1之间,与TOC、TN、DOC、Phe、C/N和DOC/TOC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Freundlich吸附能力参数KF和KFOC值分别在75~367μg1-N·kg-1·LN和2253~34743μg1-N·kg-1·LN之间,均与DOC/TOC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其它有机质参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相比较而言,大多数沉积物的解吸等温线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并且具有明显的解吸滞后现象.有机质的含量和性质均是影响Phe在沉积物上吸附-解吸的重要因素.对于频繁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流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0.
以某长大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结合我国隧道通风设计规范JTJ026.1-1999与PIARC2007标准(世界道路协会),针对不同行车速度,不同车辆更新情况、不同排放标准组合形式以及是否考虑NOx等情况,对各个不同工况的需风量分别进行计算,并从需风量计算方法、机动车排放量和污染物设计浓度三个方面对隧道需风量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设计规范与PIARC2007存在较大差距,为了适应当前及今后我国交通量及机动车排放特点的发展趋势,我国现行规范应在机动车排放量、污染物设计浓度限值等方面做出必要改进以达到合理确定隧道需风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