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91.
土壤是大气一氧化氮(NO)重要的来源之一,在大气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最新的BDSNP算法构建长三角地区2018年土壤NO排放清单,并进一步分析其时空特征和不确定性.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2018年土壤NO排放量为213.6 kt,占人为源NOx排放总量的7.3%,排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北部和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从月变化来看,土壤NO排放在6月达到峰值,占全年排放的19.9%,占6月人为源NOx排放量的19.7%;从小时变化来看,土壤NO排放在16:00点达到峰值,占全天的5.5%.土壤NO排放包括土壤本底、氮肥施用和氮沉降这3个部分;氮肥施用是土壤NO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77.8%.随着机动车和工业等NOx排放的深入减排,土壤NO排放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92.
李平星  陈雯  邹露  蔡希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905-3915
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一体化生态空间格局的构建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兼具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关联性研究的理论价值、指导生态空间跨区域协同保护的现实意义.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为案例,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关联性,开展生态过程模拟和潜在生态廊道识别研究,构建跨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空间格局;基于200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解析生态空间格局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核算生态空间格局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变化,分析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潜在生态廊道和一体化生态空间格局涵盖大部分城市,并主要分布在江苏沿江、安徽南部和浙江东南部地区;生态空间格局内生态用地占据主导,建设用地有缓慢增长的态势,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降低;浙江东南部、安徽南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且保持相对稳定;生态廊道内部缓冲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较高,适合作为构建一体化生态空间格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载体;污染物排放与一体化生态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存在一定负相关关系,未来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同步促进污染物减排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93.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系统综合指数;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考察;依据耦合协调度,构建了绿色发展能力判别标准,据此对绿色发展状态进行了识别;基于基尼系数方法,对绿色发展状况均衡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的经济发展指数分别由2005年的0.41、0.41、0.46、0.44跃升至2017年的0.81、0.72、0.85、0.84,环境负荷指数分别由2005年的0.91、0.91、0.90、0.84降至2017年的0.58、0.51、0.55、0.44;(2)研究时段内,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的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7677、0.7667、0.7688、0.7691,均呈准绿色发展状态;(3)考察时序内,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绿色发展能力基尼系数均值为0.0129,准绿色发展能力均衡。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绿色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4.
利用长三角地区浦东、东滩、太湖3个测站的太阳光度计CE318地基遥感观测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对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A/B MERSI反演的550 nm波长AOD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FY-3A的反演结果相关系数高于0.96,仅有20%的样本表现出较大的偏差。FY-3B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7,均方根误差(RMSE)最大为0.35。太湖站点的相关系数比浦东大,说明MERSI的反演算法在太湖更适用。FY-3A/B MERSI反演结果总体上偏小,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主要由气溶胶模型的假设、设备标定、选择像素比例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295.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为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入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上海青浦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满意度、参与意愿和环境意识显著高于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两地.总体而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主要受年龄、便利性认知、社区垃圾管理满意度和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296.
采集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区(包括太浦河、金泽水库周边和青西郊野公园)的25个采样点的50个表层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了样品中的22种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域目标PPCPs的分布特征、来源和影响因素,并利用商值法对目标PPCPs的生态风险和健康...  相似文献   
297.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一体化范围扩大,区域经济地理格局随之发生变化,对区域环境治理产生深刻影响。该研究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3D分析框架,研究区域市场分割、密度、距离等经济地理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环境治理的影响。基于2003—2019年长三角全域41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相对价格法测算长三角城市市场分割指数,构建环境治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全局熵权法测度城市环境治理指数,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三角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呈现提升趋势,环境治理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来自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差距,环境治理的地区差距整体上呈现收敛的趋势。(2)从经济地理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环境治理的影响效应来看,市场分割对长三角城市环境治理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运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偏误后,市场分割对城市环境治理的负面作用更大;城市环境治理与经济密度之间以及城市环境治理与人口密度之间均呈现倒“U”型变化关系;交通通达度提高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治理改进,离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理距离对城市环境治理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不同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3)长三角城市环境治理具有正向...  相似文献   
298.
系统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碳排放差异、探究其影响机理及预测碳排放趋势,对促进该区域碳排放协同达峰、实现绿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排放系数法测算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2005~201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选择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别测度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差异。基于STIRPAT拓展模型,采用岭回归探究长三角各省市碳排放的影响机理;运用情景分析法结合各省政策规划及发展规律,参考各变量历史变化率,设定基准发展情景预测长三角各省市2020~2035年碳排放量及碳达峰年份。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长三角三省一市碳排放存在显著差异,碳排放差异整体上随着时间推移波动上升。(2)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人均GDP、能源强度均显著影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碳排放,能源结构仅对江苏的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上海、浙江、安徽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中,产业结构影响最为显著。(3)基准情景下,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分别在2026、2027、2028和2031年实现碳达峰,峰值依次为20 768、40 855、63 533和94 973万t。  相似文献   
299.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对201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长三角城市群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具有集聚性,不同省份...  相似文献   
300.
为了研究长三角典型城市公交车在实际道路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特性,采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上海、杭州和苏州3大城市的国Ⅲ、国Ⅳ柴油公交车及LNG公交车共8辆进行实际道路NO_x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在稳态行驶工况下,柴油公交车NO_x稳态每秒排放呈上升趋势,LNG公交车呈波动变化;国Ⅲ柴油公交车NO_x稳态燃料排放呈波动变化,国Ⅳ柴油及LNG公交车呈下降趋势;随比功率增加,柴油公交车NO_x瞬态排放大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LNG公交车呈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公交车NO_x综合单位里程排放因子在5.0 g/km~19.1 g/km之间,排放因子约为5.1 g/(kW·h)~15.8 g/(k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