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东北地区干旱强度频率分布特征及其环流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虑到气候变暖对干旱加剧的可能影响,利用1951-2007年中国东北地区17站的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定义了表征该地区各站干旱强度的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干旱强度的周期变化和频率分布特征,以及夏季干旱强度变化与同期水汽输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干旱强度变化具有显著的2~3年的周期变化.近57年来东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经历了4个气候阶段,近期的1996-2007年是近57年来干旱发生频次最多的时期,平均每年有4.1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干旱的频率为34%.东北地区夏季发生干旱的频率最高,达34.5%, 春季次之,为32.25%, 秋季为27.5%, 冬季发生干旱的频率最小.夏季蒙古高压增强,副热带高压偏弱,位置偏南,同时西风带水汽输送和孟加拉湾西南水汽输送异常减弱,是导致东北地区夏季发生干旱的主要环流背景.  相似文献   
32.
利用东北地区典型站点1961-2005年气象资料和东北3省1961-2005年玉米产量资料,计算分析了东北不同地区玉米热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辽宁省热量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热量指数出现显著升高的趋势,气候变暖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有有利的影响。热量指数较好地反映了玉米产量与环境温度的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对玉米热量指数的预测进行农作物低温冷害预测,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3.
利用1964年-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典型开垦型农场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47年来,八五九农场气温在波动中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均气温线性倾向率为0.14℃/10 a;年降水量也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7.51 mm/10 a。滑动t检验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期是八五九农场气温明显由冷向暖转变的分界点;而年降水量在70年代末期由少向多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李天相 《环境保护》2013,(24):23-25
雾霾天气的频发及国家大气治污最严产业政策的出台,倒逼东北地区火电行业朝着"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发电"方向转变,同时,结合热电联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改造、发展公共交通以及完善地方性法规标准等措施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排放,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5.
盐碱泡沼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中、西部,是该区域宜渔国土资源的主要类型之一.根据1988~1995年东北松辽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本文以大安市试验示范区为例,初步介绍了盐碱泡沼渔业开发的6项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同类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36.
21世纪初,“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把东北重新推上了历史舞台的前沿。东北三省开始了一场伟大的工业复兴。在全面实施和启动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战略布局中,东北地区各部门无不以决战的姿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抢占先机,赢得主  相似文献   
37.
东北地区资源型工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启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4):243-245,251
资源型工业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解决社会就业的主力.在回顾东北地区资源型工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振兴东北地区和发展资源型工业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要通过建立支撑系统、优化生产体系、利用国际市场、实行集团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来发展东北地区资源型工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8.
《现代职业安全》2005,(6):12-12
营口港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埠最早的口岸,也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现辖营口和鲅鱼圈两个港区。营口港区位于辽河人海口,历史上曾以“东方贸易良港”而著称于世。位于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鲅鱼圈港区于1984年正式开工建设,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营口港从提速发展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沿海港口主枢纽港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2003年完成4000万吨,装运集装箱40万标准箱,2004年完成吞吐量5977万吨,完成集装箱量58.3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39.
苏打盐碱地稻田养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打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是松辽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对象之一。作者以吉林省西部大安市叉干镇科技示范区为例,介绍了苏打盐碱地井灌稻田养鱼开发的生态效益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0.
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论文以商品粮基地县为研究单元,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揭示东北商品粮基地县粮食总产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粮食总产低于平均水平的商品粮基地县占多数,高于平均水平的基地数量仅占36.36%,但粮食产量占全部基地县粮食总产量的64.74%;②粮食生产基本上形成了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的生产能力格局,粮食总产的区域差异小于分品种粮食作物内部的区域差异;③从省域尺度看,粮食总产高于平均水平的基地县84.6%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粮食生产布局的区域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大宗粮食作物进一步向产粮大县集中;④从区域尺度看,粮食总产的空间格局高低交错,集中在以松嫩平原中部黑土区、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为重心的平原地区,有由中部平原地区向周边递减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播种面积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商品粮基地县粮食总产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应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走以提高粮食单产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