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选择性去除香烟烟气中亚硝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沸石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催化去除亚硝胺的功能.使用沸石添加剂和/或微波辐射预处理,可将香烟侧流烟气中致癌性物质亚硝胺的含量降低约50%,主流烟气中降低60-90%,能有效地减轻吸烟对于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3.
陈晶  张超杰  徐斌  周琪 《四川环境》2009,28(1):50-53
二甲基亚硝胺(NDMA)是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中的一种,由于其近年来在水环境中的高检出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NDMA特殊的物化性质,对该物质的去除有相当的难度。本文简要介绍了NDMA的形成机理,阐述了NDMA的各种降解技术,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二甲基亚硝胺(NDMA)是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中的一种,由于其近年来在水环境中的高检出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NDMA的基本性质、来源、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及检测限,并列出了目前主要的去除方法.NDMA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中,但其分析检测和去除尚存在一定难度.传统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痕量NDMA的分析;GC-MS-MS和HPLC-MS-MS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分析方法.紫外照射能去除NDMA,但其费用较高.并且无法破坏其前体物的结构,处理后的水再经氯化处理时仍可能形成NDMA.亟需进一步研究有效去除NDMA及其前体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N-亚硝胺(NAs)是一类具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的消毒副产物,可由其前体物与消毒剂反应生成,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通过对NAs前体物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抑制该类化合物的生成.该研究以珠江干流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河水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MS检测河水氯胺化后NAs FP(NAs生成潜能)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并基于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CA-MLRA)方法对NAs前体物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①河水氯胺化后共检出六种NAs,即NDMA FP(NDMA生成潜能)、NMEA FP(NMEA生成潜能)、NDEA FP(NDEA生成潜能)、NPYR FP(NPYR生成潜能)、NMOR FP(NMOR生成潜能)、NDBA FP(NDBA生成潜能),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9.4、33.3、3.2、5.3、2.6和3.0 ng/L,检出率分别为100%、3%、90%、84%、53%和84%.②与原水样相比,氯胺化后NDMA FP、NDEA FP、NPYR FP和NMOR FP的含量和检出率均显著增加,特别是NDMA FP与NPYR FP,且空间上的分布趋势表现为北江>西江>东江.③PCA-MLRA的结果显示,珠江干流河水中的NAs与其前体物91%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污染,而只有9%来源于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研究显示,NDMA和NPYR两种化合物的前体物在珠江干流河水中占主导地位,工业废水和养殖废水的排放是珠江干流河水中NAs及其前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6.
黄春 《环境化学》2011,30(8):1526-1527
亚硝胺广泛存在于香烟、粮食、蔬菜、水果、水体、土壤等自然界体中,并且相互迁移.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很多人对自然界中亚硝胺的形成、迁移及致癌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引起了开发分析、监测水体中亚硝胺方法的需求.目前,研究分析亚硝胺方法很多,主要集中在对烟草特有的4种亚硝胺.不同的样品基质,对分析工作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分...  相似文献   
37.
Detection of estrogenic 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 in drinking water has led to rising concerns. There are, however, a paucity of studie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NDMA and NDMA formation potential(NDMA-FP) in natural waters, especially in China. For EDCs, limited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estrone(E1), 17β-estradiol(E2), estriol(E3), 17α-ethinylestradiol(EE2), technical-nonylphenols(t-NP), and bisphenol A(BPA) in Shanghai. In this study,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1 sampling sites along the Huangpu River in 2012. Th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EDCs, NDMA, and NDMA-FP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11 sampling sites were contaminated by the target compounds. Compared with E2 and EE2, higher E1 and E3 concentrations were usually detected in the Huangpu River. The values of 17β-estradiol equivalents(EEQ) suggest a high possibility of endocrine effects on exposed organisms in the Huangpu River. NDMA-FP and t-NP were the dominant contaminants among the eight target compound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were both higher in dry seasons than in wet seasons.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target compounds were observed in urban sampling sites near drainage outlets, and also in suburban sampling sites where intensive livestock farming and farmlands were located.  相似文献   
38.
周志刚  钟儒刚 《环境化学》1999,18(5):422-426
采用MNDO方法计算了对称二烷基亚硝胺β-,γ-和δ-位硫酸酯经SN2反应机制与DNA碱基腺嘌呤(A)发生烷化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的势能曲线和活化能,以及β-位硫酸酯经邻基参与作用的腺嘌呤烷化反应过程的势能变化。结果表明,邻基参与作用有利于促进了烷基亚硝胺与DNA的烷化反应,提高了β-位硫酸酯烷化DNA的能力,以此可以解释β-位硫酸酯化的二烷基-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活性大于γ-和δ-位硫酸酯化的二  相似文献   
39.
正7月26日,环境保护部发布《水质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等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水质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809—2016);二、《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10—2016);三、《水质总硒的测定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HJ 811-2016);  相似文献   
40.
综述了水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来源、浓度水平及限定标准,以及亚硝胺类物质(NAs)的生成机制、分析检测技术、控制与去除方法。指出,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消毒的重视和污水消毒的推广,应增加大范围水中NAs污染水平的调查工作,以及对复杂污水体系中NAs生成前体物的研究,优化和改进消毒工艺,减少NAs的生成,针对复杂水样建立准确可靠的NAs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