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797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159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1563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321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还原-ZPF催化氧化降解2,4-DNT效果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实验室制备的α-FeOOH柱撑人造沸石(zeotileartificial pillared byα-FeOOH,ZPF)为催化剂,并利用FTIR与XRD技术进行表征,采用批式实验研究其催化H2O2氧化去除地下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效能,对比分析不同pH条件下Fe0还原、ZPF催化...  相似文献   
32.
缺氧条件下土壤砷的形态转化与环境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集张士污灌区0~100 cm深的土壤并在实验室里负载低浓度的砷,采用不加硫和加硫对比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环境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外加硫酸盐条件下厌氧培养8 d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砷的大量还原和释放,释放的砷70%以上是以As(Ⅲ)形式存在,尤其20~40 cm深度土壤砷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其它层土壤,As(Ⅲ)和As(T)分别达到892.8μg.L-1和1 240.6μg.L-1.与非生物对照相比每层土中盐酸可提取的砷总量都大大降低,且盐酸提取的As(T)几乎全部转化为As(Ⅲ).伴随砷的释放,铁发生还原和释放,溶解态的亚铁基本都在40 mg.L-1以上,不同土层固相中亚铁离子的量都在9.0~13.4 g.kg-1范围内,固相盐酸可提取态总铁中亚铁离子所占的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说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固相中铁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和矿物结构转化.当体系中添加10 mmol.L-1的硫酸盐时,每层土的生物培养体系中铁的释放几乎完全被抑制,砷和铁浓度也减少了50%.与不加硫生物培养体系相比,固相中盐酸可提取的砷量减少了50%,一部分砷被转化为稳定的硫化物As2S3而固定.可见在硫酸盐不足条件下微生物还原作用可造成砷被还原、活化和释放,而补充土壤中硫酸盐的量可促使微生物还原/活化的砷转化成更加稳定的形态,稳定的硫化物矿物As2S3是土壤微生物固定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3.
N掺杂TiO_2光催化还原地下水中硝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钛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备TiO2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光电子能谱仪(XPS)进行表征和分析,考察了硫酸钛浓度、焙烧温度对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为掺杂N的锐钛矿型TiO2.硫酸钛浓度为0.5mol.L-1、焙烧温度为400℃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佳,反应120min后,硝酸盐转化率为95.8%,中间产物NO--N浓度为0.17mg·mL-1,副产物NH+-N浓度为1.52mg·mL-1.  相似文献   
34.
纳米催化剂Pd/SnO_2的制备及催化还原硝酸盐反应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SnO2载体,并用浸渍法制备了Pd/SnO2催化剂.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BET比表面积仪等对所制载体和催化剂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和浸渍法都能够获得纳米材料,SnO2及Pd/SnO2的粒径均在9~10nm左右,比表面积分别达到144.99m·2g-1和147.36m·2g-1.在以甲酸为还原剂的Pd/SnO2催化还原硝酸盐体系中,在Pd与SnO2负载比为2%~7%,反应温度为20~50℃和甲酸投加量4.0~24.0mmol·L-1的条件下,催化活性为0.70~9.48mg·min-·1g-1,且催化活性随着负载比、温度和甲酸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pH的升高先升后降,最佳pH为3.反应温度升高及pH降低都能够提高Pd/SnO2的选择性.甲酸-Pd/SnO2催化还原硝酸盐体系中还原反应的调控策略为:反应温度宜控制在40~50℃内,这样可同时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温度过高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影响很小,温度过低则会同时降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控制pH为3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催化活性及较好的选择性,pH升高会降低Pd/SnO2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pH降低会导致催化活性迅速降低,但对选择性影响不大;甲酸与硝酸盐的物质的量比宜大于4:1,此时可以有效地抑制pH的上升,同时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甲酸与硝酸盐的物质的量比小于4:1时,会同时降低Pd/SnO2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5.
Air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APCDs) are installed at coal-fired power plants for air pollutant regulation.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and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GD) systems have the co-benefits of air pollutant and mercury removal.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f APCDs and mercury speciation a ect mercury removal e ciently at coal-fired utilities. The Ontario Hydro Method (OHM) recommended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was used to determine mercury speciation simultaneously at five sampling locations through SCR-ESP-FGD at a 190 MW unit. Chlorine in coal had been suggested as a factor a ecting the mercury speciation in flue gas; and low-chlorine coal was purported to produce less oxidized mercury (Hg2+) and more elemental mercury (Hg0) at the SCR inlet compared to higher chlorine coal. SCR could oxidize elemental mercury into oxidized mercury when SCR was in service, and oxidation e ciency reached 71.0%. Therefore, oxidized mercury removal e ciency was enhanced through a wet FGD system. In the non-ozone season, about 89.5%–96.8% of oxidized mercury was controlled, but only 54.9%–68.8% of the total mercury was captured through wet FGD. Oxidized mercury removal e ciency was 95.9%–98.0%, and there was a big di erence in the total mercury removal e ciencies from 78.0% to 90.2% in the ozone season. Mercury mass balance was evaluated to validate reliability of OHM testing data, and the ratio of mercury input in the coal to mercury output at the stack was from 0.84 to 1.08.  相似文献   
36.
从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厌氧上升流污泥床反应器(UASB)污泥中分离、纯化出1株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的菌株SR3.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SR3归属于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sp.).其特性为:在厌氧和微氧条件下均可还原硫酸盐,同时用硫酸盐还原功能特异性基因引物可扩增到异化亚硫酸盐还原酶基因(dsr基因);在好氧条件下不能还原硫酸盐但菌体生长速率最高,在厌氧条件下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起始pH值为8.0,在Cr(Ⅵ)初始浓度为0.4~0.8 mmol范围内能同时还原SO42-和Cr(Ⅵ).对Cr(Ⅵ)的耐受能力达1 mmol.这是首次报道在兼性厌氧的柠檬酸杆菌中发现硫酸盐还原功能并携带硫酸盐还原酶基因的菌株.  相似文献   
37.
实验研究了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脱色的几个影响因素:pH值、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气浮时间;对比了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脱色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H值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影响最大,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及气浮时间对混凝气浮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当pH值为5.00、硫酸铝钾用量为556mg/L、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为20mg/L、气浮时间为5min时,还原深蓝BO混凝气浮的色度和吸光度去除率分别为99.4%和85.44%;气浮对还原深蓝BO的进一步去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8.
零价铁(ZVI)去除Cu2+的特性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玉伟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9,30(11):3353-3357
研究了零价铁去除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性,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溶液中Cu2+的浓度为300 mg/L,零价铁的用量为1 g/L时,Cu2+的去除率99%.Cu2+的去除速度很快,且反应前30min零价铁去除Cu2+的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模拟.零价铁去除Cu2+的机制主要基于氧化还原反应,Cu2+的还原产物主要为Cu和Cu2O.  相似文献   
39.
采用循环伏安法探明了"Achromobacter sp.CH-1-Cr(Ⅵ)-水"体系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上-0.62V(相对于SCE)的电流峰对应的反应为Cr(Ⅵ)还原成Cr(Ⅲ)的反应,在电势为-0.82V时Cr(Ⅲ)开始还原为零价铬.体系中的电极反应为不可逆过程,阳极扫描时Cr(Ⅲ)不会被重新氧化为Cr(Ⅵ).细菌的存在使Cr(Ⅵ)的还原更容易进行,其还原峰电势正移约0.2 V,细菌对体系中的电化学反应起了催化作用.随细菌量的增加,氢气的析出、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及三价铬进一步还原为零价铬的电势均发生了正移,过高的细菌量主要影响三价铬还原沉积为金属铬的过程.铬浓度对细菌还原Cr(Ⅵ)溶液的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不大.初始pH值为10是细菌还原Cr(Ⅵ)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40.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在有机碳源条件下的代谢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多系列血清瓶实验并结合吉布斯自由能量分析探讨了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在有机碳源条件下的代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糖作为有机碳源的条件下,低浓度的葡萄糖 (0.5 mmol·L-1) 能够促进厌氧氨氧化反应的速率,高浓度的葡萄糖 (≥1 mmol·L-1) 抑制了厌氧氨氧化活性;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不仅具有厌氧氨氧化的代谢特性,还具有反硝化和硫酸盐还原的代谢能力.吉布斯自由能量分析表明: 在低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尽管最初厌氧氨氧化途径具有优势,但随后与反硝化途径展开竞争并处于劣势;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与厌氧氨氧化途径相比,反硝化途径完全占据优势;硫酸盐还原途径与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途径相比不具有能量优势,只能发生在这两个途径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