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51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274篇
综合类   1025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1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伟利 《环境》2007,(6):72-74
随着广东省电镀行业集中管理时间表的确定,电镀生产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处理问题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2.
用常规生物法处理合成制药废水难以去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且存在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应通过用跨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出具有高降解性、高絮凝性、高适应性的基因工程菌株来解决上述问题。为检验基因工程茵的有效性,对基因工程茵进行了抗生素遗传性能鉴定和电子显微镜(SEM)的形态鉴定,并在制药废水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基因工程茵的培养和接种。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株能成功取代原有土著茵并具有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通信专业的发展现状着手,详述了通信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探讨了校企合作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哈尔滨市王岗供销社废品回收专业合作社,是个以农民为主体,专门从事废品回收业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近几年来,他们在哈尔滨市供销社、哈尔滨市郊供销社的领导下,在废品收购工作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再生资源利用、建设节约型的和谐社会,美化城乡环境和为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董文茂 《环境》2006,(6):28-29
4月26日下午,中山大学南校区小礼堂,在热烈的气氛中,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全面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这宣告中环万代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联姻.  相似文献   
36.
董文茂 《环境》2006,(6):31-31
对于中环万代而言,此次与中山大学的合作,意味着一次全新的提升机遇.就本次合作的有关背景、中环万代的发展理念等问题,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沛(上图右)先生近日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37.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课题组,旨在就建立生态补偿的国家战略和重要领域的补偿政策等问题向中国政府提出具体建议,本文所介绍的流域生态补偿就是课题组的研究专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38.
苏中山 《环境保护》2007,(6A):49-49
近日,广东省英德市政府接受环保专家建议,与陕西省亿利莱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5亿元人民币,组建10万吨级“燃煤用脱硫助燃清焦洁净剂生产厂”。该项目投产后。广东省政府将在全省耗煤企业全面推广“燃煤用脱硫助燃清焦洁净剂”新技术,竭力完成中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0%”两个降耗环保硬指标。  相似文献   
39.
每年,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都会以30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出版其“代表作”,也是它的“旗舰”出版物《世界报告》(State of the World)。今年的中文版由该所与中国全球环境研究所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并于近期出版发行。2005年的《世界报告》主题是全球安全,之所以选择这一看上去似乎与环境问题不是十分密切的话题,是因为,世界观察研究所根据一些国际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的测验得出。目前世界普遍对安全问题不甚满意,但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其实全球安全问题归根结底很多与地区性贫困、大规模人口迁移、频繁的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的崩溃、新兴传染病、以及对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的激烈竞争有关。报告认为。为了建立全球安全。所有国家都必须把这些“没有边界的问题”视为共同的风险。作者提出。和平和稳定的出路在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水冲突、制止传染病流行、裁军和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让读者能对该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结合我刊特色。我们从中选出三个章节(保障食品安全。管理水冲突、促进水合作和改变石油经济)进行编辑。并分别于第4、5、6期登出。需要指出的是。其实。维护全球安全。并不只是各国政府或联合国等机构的“专利”。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就能成为不可阻挡的湍急“大河”。我们希望大家都能为全球的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为此书做的序言中所指出的:“我强烈希望所有读者在看完这本书后。认真考虑自己能采取什么行动。只有公民社会积极和全心全意地参与。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公正的和平世界(世界观察研究所详情见本期《观察全球环境的一处独特“窗口”》一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