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叫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为解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灰霾天气的困扰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文章主要综述了PM2.5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通常用PM2.5来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该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对人体危害极大,其大小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成正比。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可以通过重量法等进行测量。以微生物过滤为辅助,降低工厂,汽车的废气,尾气排放从而减少PM2.5的污染,也可以增加生活环境中净化空气的绿色植被,利用静电除尘的方法来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添加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对活性污泥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实验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一个,各设3个平行缸,实验组每缸添加水丝蚓100条,每个批次的实验周期为20 h,循环7d.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出水COD去除率分别为(69.6±1.7)%和(67.9±2.5)%,两者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活性污泥沉降比SV(%)分别为(16.39±0.30)%和(16.98±0.46)%,活性污泥浓度MLSS分别为(2.48±0.16)g/L和(2.61±0.12)g/L,活性污泥指数SVI分别为(66.35±3.51)和(65.19±2.57)mL/g,两组的SV和MLSS差异显著,说明添加水丝蚓在短期内起到减少污泥量、提高污泥沉降性能的作用.添加霍夫水丝蚓短期内不影响微型动物的种类组成,但使原生动物总密度下降.实验组和对照组污泥生物指数SBI均为7,质量等级为Ⅱ.上述结果可为剩余污泥减量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为治理制药废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TEA(triethylamine,三乙胺),以石家庄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和选择培养,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TEA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代谢的降解菌——S6-2.通过测定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G+C(碱基对)摩尔百分比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采用单一影响因素试验分析菌株S6-2对TEA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S6-2具有较强的TEA降解能力及降解稳定性;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2 ℃,最适降解pH为8.0.菌株S6-2可耐受较高浓度TEA,在ρ(TEA)为900 mg/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在最适条件下,菌株S6-2对TEA的降解率为70.7%±1.8%.该株菌在含TEA的无机盐平板上传代培养15代后,对TEA的降解率为69.3%±2.5%,说明菌株S6-2对TEA的降解具有稳定性.研究显示,菌株S6-2可作为TEA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44.
保定市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藻类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定市居民饮水的水源水、水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存在状况做了初步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了解水源水、水厂出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测定藻类叶绿素a的含量来评定其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经过3月份至6月份的检测,发现除3月份水源水接近富营养化外,其余全为贫营养化.保定市水源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状况在以非常明显的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45.
AM真菌和施钾量对烟草植株钾素累积和分布的交互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K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烤烟烟叶生长和植株中K素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K水平对AM真菌的接种效果有显著的影响,以每公斤土施K2O0.75-1.125g时接种效果最好。接种AM真菌提高了烟草根系菌根侵染率,增加了烟叶总干重,其中对中位烟叶效果明显,上位和下位烟叶因施K量而异,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K在叶中的分配比例,减少了K在茎中的分配比例,提高了烟叶中K素的累积量,增加了成熟期烟叶K的含量。表5参8。  相似文献   
46.
活性污泥系统微型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温、溶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对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型动物群落做了为期1a的研究.共采集了49个水样,发现纤毛虫89种,其中自由游泳型纤毛虫12种,匍匐型纤毛虫13种,附着型纤毛虫38种,肉食型纤毛虫26种;鉴定到变形虫23种,其中有壳肉足虫5种,裸肉足虫18种;大型鞭毛虫共记录有8种;记录到的后生动物有轮虫、线虫和腹毛虫.附着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42.7%,匍匐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31.7%,肉食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21.2%,自由游泳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4.4%.附着型纤毛虫和匍匐型纤毛虫密度合计占纤毛虫总密度的74.4%,为纤毛虫中的优势类群.相关分析表明,锐利楯纤虫与水温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可作为低水温的指示生物;集盖虫与DO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可作为低DO的指示生物.表2参20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长期暴露下人工纳米材料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慢性毒性效应,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nano-TiO2)与五价砷〔arsenate,As(Ⅴ)〕单独或联合暴露对丰年虾(Artemia salina)的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其存活率、体长、肠道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同时测定了丰年虾对As的累积以及As在丰年虾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①28 d低剂量As(Ⅴ)暴露导致丰年虾存活率降低, 肠道形态及肠道超微结构损伤,且nano-TiO2与As(Ⅴ)联合暴露组的毒性效应增强. ②与As(Ⅴ)单独暴露组相比,nano-TiO2存在条件下丰年虾在暴露前期(第7和14天)对As的摄入及排泄均增加;而暴露后期(第21和28天),nano-TiO2促进丰年虾排泄As的效应减弱,导致联合暴露组中丰年虾体内As的累积显著增加(P < 0.05). ③与As(Ⅴ)单独暴露组相比,联合暴露组中As在生物解毒组分——热稳定蛋白(heat-stable protein,HSP)组分中的占比下降. 在暴露的第14、21和28天时,联合暴露组中As在HSP组分中的占比较As(Ⅴ)单独暴露组分别显著降低了39.83%±9.54%、43.27%±5.29%和50.91%±7.60%(P均小于0.05). 研究显示,nano-TiO2可能会抑制丰年虾对As的解毒作用,从而导致As毒性上升.   相似文献   
48.
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Hg2+、Cd2+、Pb2+3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污水效能的影响。通过对出水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测定反映Hg2+、Cd2+、Pb2+对活性污泥系统运转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第4 d,Hg2+(0.3、0.4、0.5和0.6 mg/L),Cd2+(15、20、25和30 mg/L)和Pb2+(300、400、600和800 mg/L)各实验组出水的COD、SVI等均有显著影响。在实验中得出,对COD影响最为明显的为浓度600 mg/L和800 mg/L Pb2+实验组,在第4 d时,出水的COD去除率已经为零。锐利楯纤虫对Hg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点钟虫对Cd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杯钟虫对Cd2+的浓度变化耐受力较强。锐利楯纤虫对Pb2+和Cd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点钟虫对Hg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小口钟虫对Pb2+的浓度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9.
蕹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氮磷去除及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蕹菜(Ipomoea aquatica)为材料,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对氨氮、硝酸盐氮和无机磷的吸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静态实验测定了蕹菜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氮磷去除效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来描述蕹菜对氨氮、硝酸盐氮和无机磷的吸收速率与溶液浓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蕹菜对氨氮、硝酸盐氮和无机...  相似文献   
50.
主要环境因子对虾类免疫反应及疾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主要环境冈子包括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理化参数,氨氮、亚硝酸氮和硫化物等环境污染物对于虾类免疫反应以及疾病发生的影响进行综述.首先讨论了上述环境因子对虾类免疫反应的影响.介绍了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机理,对于虾类免疫指标的影响.其次讨论了环境因子对虾类疾病发生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温度对白斑综合症发生的影响.最后,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应当重视开展的4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