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介绍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菌体,分离核糖核酸(RNA)。研究结果表明:用8%的食盐浓度,在90℃下搅拌提取3h,然后调节等电点,沉淀分离RNA,收得率较佳。  相似文献   
42.
味精废水连续发酵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味精废水的酵母菌连续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菌体产率与COD_(cr)去除率的因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28~32℃,pH为4.0~5.0,塔内DO大于0.8mg/l时,系统的COD_(cr)去除率可达65%以上,并可同时生产饲料酵母,其蛋白质含量大于65%。效果良好,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8503和8505二白种在以白酒糟、薯干酒精糟及两糟混合的培养液中培养,对该酒糟培养液中还原糖的利用率和氮的转化率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对绝于菌体质量的时变曲线与菌种对碳源利用率和氮源转化率的时变曲线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到该菌种在酒糟培养液中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的规律性,经48h或72h发酵后碳源利用率可达90%左右,本实验最高达92.92%,氮源转化率一般可达50%~70%,本实验最高达68.41%,每100ml培养液中绝干菌体质量最高达0.78399。  相似文献   
44.
采用投加预处理烟束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死菌体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考察了不同溶液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死菌体投加量及温度条件下,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对Cr(Ⅵ)还原速率和总Cr的平衡吸附率的影响,并根据红外光谱分析初步探讨了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与Cr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对总Cr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30℃.150 r·min-1,pH 2.0的条件下,在100mL浓度20gg·L-1的Cr(Ⅵ)溶液中投加0.5 g CTAB预处理烟束曲霉死菌体,2h内总Cr最大吸附率达到了72%,约为原死菌体总Cr吸附率的2倍,但反应达到平衡后的总Cr吸附率下降到30%左右.吸附平衡后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Cr(Ⅵ)几乎全部被还原为Cr(Ⅲ).在实验pH值范围内,pH值越低、Cr(Ⅵ)初始浓度越小、预处理死菌体投加量越大以及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r(Ⅵ)的还原;pH值越高、Cr(Ⅵ)初始浓度越小、预处理死菌体投加量越大以及温度越低,对总Cr的平衡吸附率越大.预处理死菌体与Cr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氨基和羧基与不同形态Cr的吸附作用以及菌体对Cr(Ⅵ)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45.
马铃薯淀粉废水属高浓度废水,COD达到30 000 mg/L左右,BOD为15 000 mg/L左右,可生化性较好。针对废水中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可溶性纤维等成分,筛选分离出能降解这些有机成分的6种酵母。以废水为培养液分别培养这6种酵母及其混合菌,实验结果表明,各酵母菌株对该废水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混合菌的处理效果要好于单个菌株。在连续流废水培养条件下,混合酵母活性和菌体量也较高,MLSS稳定在12 g/L左右,其COD去除率稳定在77%左右。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鼠李糖脂对NY3菌表面特性及其降解烃类物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与未加鼠李糖脂相比,原油含量为1000 mg·L-1,鼠李糖脂100 mg·L-1时,生长24和48 h,NY3菌细胞净生长量分别提高8.60和6.68倍,且产酸明显,原油中正二十六烷至正三十三烷降解效率可提高约60%.分别以LB培养基和十六烷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生长的NY3菌体(OD400nm=1.68±0.08),与100 mg·L-1的鼠李糖脂作用1.5h,菌体表面疏水性分别增加32%、6%;且以LB培养基生长的NY3菌细胞,在鼠李糖脂和十六烷存在下作用90 min,菌细胞所积聚的正十六烷量比未加鼠李糖脂时增加了1.10 nmol·mg-1干菌,说明鼠李糖脂能加快疏水性有机物的传质速度.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加鼠李糖脂相比,鼠李糖脂使菌体细胞中疏水性脂肪链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因此,鼠李糖脂能增加菌体的表面疏水性,加快烃类的传质速率,从而促进NY3菌对烃的降解.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某制约厂青霉素车间排放手大量灭活性产黄青霉菌对溶液中铅的吸附研究,发现该菌体对金属离子吸附有较强的选择性,尤其对铅离子高于其它金属离子。而且被吸附的铅离子能被重新洗脱回收。  相似文献   
48.
在温度,搅动强度和C/N经3个生态因素发生梯度变化的情况下,本文在人工瘤胃装置内对瘤胃菌从95023-1进行了连续发酵试验,逐日测定瘤肋细菌数量和VFA产量的变化,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9.
茶树菇废菌体对水中Cr(Ⅵ)吸附的响应面优化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响应面优化(Box-Behnkendesign,BBD)法对茶树菇废菌体吸附水中Cr(Ⅵ)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并设定pH值、Cr(Ⅵ)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摇床转速和吸附剂用量为5个影响因子,Cr(Ⅵ)吸附率为响应值,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废菌体吸附Cr(Ⅵ)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pH值、Cr(Ⅵ)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废菌体对Cr(Ⅵ)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H=1.19,Cr(Ⅵ)初始浓度为148.58mg·mL-1,反应时间为89.02min,摇床转速为180.12r.min-1,吸附剂用量为10.90g.L-1,在此条件下,实测Cr(Ⅵ)的吸附率达96%以上.用Langmuir、Freundlich及Dubinin-Raduskev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茶树菇废菌体对Cr(Ⅵ)的吸附特性,在298K时最大吸附量为46.95mg·g-1.对表观热力学参数ΔG、ΔS及ΔH的计算表明,废菌体对Cr(Ⅵ)吸附为吸热的自发过程,并且吸附过程增加了体系的混乱度.最后结合FTIR图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废菌体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处理含铬废水,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以逐级驯化的白地霉为特定微生物,进行了玉米酒精醪液处理的同时积累菌体蛋白(SCP)的研究,并通过小试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温度为25℃、起始pH为5、处理时间为4 d、硫酸铵(氮源)投加量为0.30 g/L的条件下,玉米酒精醪液COD去除率可达83.58%,同时回收白地霉SCP 62.03 g/L.该方法既可去除玉米酒精醪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又能回收一定量的SCP,可作为酒精废水资源化和一级生化处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