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0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2146篇
安全科学   178篇
废物处理   98篇
环保管理   554篇
综合类   4924篇
基础理论   1419篇
污染及防治   724篇
评价与监测   191篇
社会与环境   210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513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塔克拉玛干沙尘暴源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BIOLOG生态微平板(BIOLOG EcoPlateTM)技术,对采集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缘5个地区的空气样品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的特点与差异.结果表明,5个地区空气样品的平均吸光度(AWCD)在培养10 d没有达到饱和且差异显著,AWCD值最高的为莎车县,和田县最低,分别为0.24和0.1;碳源利用水平表明这5个地区空气微生物对聚合物类碳源利用率最高,其次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而酚类和胺类最低;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有20种碳源与PC1显著相关,12种与PC2显著相关,并且这5个地区也被分为两类,和田和皮山聚为一类,乌恰、莎车和轮台聚为一类;典范对应分析(CCA)和相关分析表明一些非生物因素对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强度和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风速、海拔、湿度等;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非生物因素对空气微生物群落利用的能力影响显著,其中β-甲基D-葡萄糖苷、D-半乳糖醛酸和腐胺的光密度值与纬度显著正相关(P<0.05),2-羟苯甲酸和α-D-乳糖与风速显著正相关(P<0.05),D-葡萄胺酸与气压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海拔为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可知,塔克拉玛干沙尘暴源区周边地区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能力较低,呈现区域性特征,非生物因素显著影响空气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强度及微生物群落对31种单一碳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52.
Bacillus sp.处理含锑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某芽孢杆菌属微生物(Bacillus sp).对锑矿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微生物的接种量、作用时间、温度、体系pH值等对废水中Sb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用时间4 d、微生物接种量为5%、处理体系pH为2、最佳处理体系温度为30℃时,效果最佳,对废水中Sb的去除率达到99.75%,处理后废水中Sb的浓度由122.21 mg/L降低至0.30 mg/L,出水Sb浓度低于湖南省地方标准排放限值0.50 mg/L。  相似文献   
53.
硫酸盐还原颗粒污泥对Cr的吸附机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硫酸盐还原颗粒污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r的吸附容量研究及吸附等温线拟合,测定颗粒污泥中的硫化物含量、对比实验前后颗粒污泥的表面形态和微生物组成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分析颗粒污泥的表面基团。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对Cr的吸附容量为6.84 mg/g,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颗粒污泥中硫化物含量达9.868 mg/g(湿重),对应每克颗粒污泥对Cr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0.69 mg;颗粒污泥表面生长大量的微生物,以杆菌为主,颗粒污泥表面丰富的微孔结构及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物均可有效吸附溶液中的Cr;FTIR分析结果显示,颗粒污泥中包含大量C=O、C-N及-S等基团,这些基团均可通过与C(rⅥ)或C(rⅢ)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吸附溶液中的Cr。研究表明化学与生物吸附作用在硫酸盐还原颗粒污泥吸附溶液中的Cr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广东南水水库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群落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水库是广东省第三大水库,属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于2011年1~12月对该水库的水文、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了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调查,采用营养状态指数(TSI)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选择冗余分析(RDA)研究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南水水库现为贫营养型,全年浮游植物的种类变化不大,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0属(种),优势种以适应贫营养的种类为主,且浮游植物的丰度、生物量及叶绿素a浓度都较低,其均值分别为8.72×104~2.51×105cells/L、0.031~0.423 mg/L和0.83~2.80 mg/L。浮游植物群落主要以硅藻、甲藻和绿藻种群为主,硅藻种群全年占优势,甲藻和绿藻在不同季节优势度有变化,体现出从硅藻型到硅藻-甲藻型,到硅藻-绿藻型,再到硅藻-甲藻型的变化过程。温度、氮磷比和水体稳定性的季节变化是影响上述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5.
在生物滴滤塔处理制革恶臭气体中,采用SBR法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考查生物滴滤塔处理制革恶臭气体中微生物的特性。研究了微生物对氨氮和硫化物的去除效率以及驯化过程中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变化,并对挂膜后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相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过19 d的驯化,微生物对氨氮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8.29%和94.16%,驯化期间污泥容积指数均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中。挂膜14 d的扫描电镜显示,填料表面有均匀的生物膜分布,说明微生物在填料上已经挂膜成功,驯化的微生物可以达到去除制革恶臭气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适冷微生物(包括嗜冷微生物、耐冷微生物)是在低温下仍具有生存和繁殖的能力的一类微生物,低温会对微生物产生如酶活性降低、膜流动性变差、蛋白质冷变性、不适当的蛋白质空间折叠和低温下细胞内部构造破坏等不利影响。适冷微生物能克服低温带来的消极影响,并能在极端环境下生长及代谢。随着宏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学以及其它分析手段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作者对低温微生物的一些适应性改变有了新的认识。酶活性中心结构的改变、膜中脂质成分含量的增加,冷适应蛋白的快速表达等都被证明在对低温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适冷微生物的适冷机理及其在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为适冷微生物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为适冷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绿色环保的新型表面活性剂。文章在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主要产生菌、生产方法及其化学特性等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今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马悠     
马悠(Josef Margraf),德国生态学家,博士。1953年4月3日出生在德国慕尼黑旁的一个传统天主教小镇,贵族大公的后裔,一生致力于热带雨林的保护事业,于2010年1月26日突发心脏病逝世。1980年,马悠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霍恩海姆大学获得了生态学硕士学位,之后继续攻读学位,于1985年获得了热带农业生态学的博士  相似文献   
59.
贾峰 《世界环境》2012,(1):36-41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或者"地球人"来说,护照是再普通不过的物件了.但有一种护照也许并不是那么普通和常见,它叫"绿色护照". 绿色护照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08年3月启动,旨在推动旅游者注重环保的一项运动("绿色护照"运动).环境署认为,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环境和生态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环境署希望"绿色护照"运动能够让人们认识到负责任的旅游活动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潜在作用,并希望通过绿色护照向旅游者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他们减少和避免旅行时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60.
《世界环境》2012,(2):40-45
森林: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 世界富有健康、充满生机的森林,与生命共脉动 很多森林是古老的、见证地球悠久历史的活纪念碑.其他的幼林在曾经退化的土地上迅速生长,阻止土地沙漠化.纯净的河流在森林中流淌.大量森林被可持续、精心地管理,为人类提供术材、食品和药品,成为当地居民的生计和休闲之地,并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而得到重视.在全世界,权属明晰、健康的森林为稳定全球气候做出了贡献.负责任经营管理的人工林,在提供纤维材料、能源和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与天然林、村镇、肥沃的农场和自然保护区共同形成景观.保护森林成为国内和国际政策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