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王冰 《环境工程学报》2006,7(12):141-144
介绍了改进型气箱脉冲袋除尘器在铝电解烟气净化工程上的成功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在保证净化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改进型气箱脉冲袋除尘器作为净化设备,可使其一次投资、能耗、年维修费与其他型式布袋除尘器相比均有所降低,为铝电解烟气净化工程扩大了除尘器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52.
王冰  郭书海  李凤梅  王卅  吴波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0):4133-4141
我国开采原油的稠油比重大、胶质含量高、环境风险突出,亟需解决石油污染土壤中胶质组分的解毒问题.由于胶质结构复杂、难以降解,所以对胶质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其降解率也并不足以说明胶质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修复过程中胶质结构与毒性的变化,为污染土壤修复体系提供重要指标.本文从辽河油田原油中提取胶质配制污染土,并加入构建的混合菌群.设计微生物修复(Bio)、电动-微生物修复(EK+Bio1)、电动-微生物补充营养修复(EK+Bio2)及间断电动-微生物修复(EK+Bio3)共4种处理.结果表明,胶质平均降解率EK+Bio2EK+Bio3EK+Bio1Bio,降解率最高为9.67%,为Bio处理的3.05倍(3.15%).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修复前后胶质平均化学式为C_(106)H_(157)N、C_(96)H_(174)N,碳氢比降低,不饱和度降低.光谱分析与~1H-核磁共振结果表明,修复后胶质碳链变短,芳香环、羧基与酚类结构数量减少.根据B-L法计算胶质芳碳率(f_A)由0.28减少到0.11,可推测胶质的结构模型.MicroResp~(TM)与小麦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增强,小麦种子发芽率大大提高,说明结构的变化使胶质毒性降低.因此,电动-微生物修复使胶质结构发生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削减了胶质毒性,较好的对胶质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  相似文献   
53.
为了强化空气扰动技术(Air Sparging,AS)的处理效果,通过向不同介质的地下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考察表面活性剂强化空气扰动技术对曝气影响区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介质为砾石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影响区域没有明显变化;当介质为粗砂时,用500 mg·L-1 SDBS溶液饱和时的空气...  相似文献   
54.
研究选取五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圆柏(Sabina chinensi)、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丁香(Syringa oblate)红瑞木(Comus alba)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2太阳辐射记录仪测定树木遮阴及全日照条件下UV...  相似文献   
55.
地表水中氨氮和总氮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地表水中氨氮和总氮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2010年濮阳市6个监测点位地表水的氨氮和总氮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氨氮和总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表水氨氮和总氮两个监测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冬季最好R为0.9270,春、秋其次R分别为0.8980和0.8695,最后是夏季为0.6780。氨氮和总氮之间的比例系数波动范围较大为0.040~1.138,各不同季节的平均值为0.38。  相似文献   
56.
以寒温带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特征,并探讨各土壤因子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在兴安落叶松林内设置28块30 m×30 m的样地,以0—10、10—20、20—40、40—60 cm分层取土样,测定各理化指标含量、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团聚体各粒级含量高低为(0.25—2 mm粒径)团聚体>(<0.053 mm粒径)团聚体>(0.053—0.25 mm粒径)团聚体,各粒级团聚体表层(0—10 cm)含量均显著区别于其他各层;土壤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为0.53 mm和0.22 mm,分维数(D)为2.78,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高且存在剖面差异;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于0.25—2 mm粒径的大团聚体中(34.51g·kg-1),贡献率为52.10%,粒径0.053—2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最低(6.30 g·kg-1),贡献率为16.42%;随土层深度增加,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逐渐减小,<0.25 mm团聚体贡献率逐渐增大,40 cm以下各粒级贡献率趋于稳定;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配和稳定性受到林龄和林型的显著影响;大团聚体(0.25—2mm)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SO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微团聚体(<0.25 mm)含量与Al、Mg等金属氧化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大团聚体(0.25—2 mm)含量和MWD、GMD指标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含水量、速效钾、有效磷、有机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土壤有机质和金属氧化物分别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0.25—2 mm大团聚体和<0.25 mm微团聚体的主要胶结物质,土壤水分、养分和酸碱条件对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7.
王冰  刘惠玲  王璞 《环境工程》2014,32(2):139-142
青霉素菌渣是青霉素发酵工艺中产生的残余固体废弃物,其产生量大、易产生二次污染,利用过程中会造成环境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制药企业的发展。对目前国内外青霉素菌渣的资源化和处置技术进行了综述与讨论,青霉素菌渣的青霉素残留效价脱毒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对青霉素菌渣的综合利用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及展望。  相似文献   
58.
外循环厌氧技术处理啤酒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循环(EC)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对原啤酒废水工艺进行技术改造。运行结果表明,COD、BOD、SS的去除率分别为97.8%、99.3%、98.9%,出水水质达到《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9821-2005)要求,并且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相似文献   
59.
总结了实际工作中发现的磨料磨具工厂通风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改 进措施.同时对磨料磨具工厂通风除尘系统的特点做了介绍,为磨料磨具工厂通风除尘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针对现有噪声监测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多,没有成熟产品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利用电声性能较好的驻极体噪声传感器对噪声信号进行采集,LabVIEW软件将噪声数据采集到上位机,并对原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分析好的噪声值发送到噪声监测终端,实现了噪声的自动管理及监测。本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