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城市绿地建设,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以2007—2016年嘉峪关市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从数量、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影响城市绿地生态水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10 a来嘉峪关市城市绿地生态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级别由较低等级提高到高等级,但目前城市绿地生态水平属于低层次、不稳定的高等级阶段,城市绿地建设工作压力还很大。(2)从准则层看,嘉峪关市城市绿地生态水平的主要威胁变化较为明显,数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是主要障碍因子;从指标层看,各年份主要障碍因子不尽相同,最大障碍因子历经了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树种丰富度到净化空气能力的演变。  相似文献   
52.
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让绿色主导发展方向,有利于湖北省建成生态省。以湖北省为例,运用PS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灰色预测模型等对2005-2014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并对2015-2020年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值进行预测,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从2005年0.459 6(中警)到2014年0.365 5(轻警),湖北省土地生态安全值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朝良性方向发展。(2)用GM(1,1)模型预测湖北省2016年生态安全值为0.354 5(轻警)、2020年为0.295 0(轻警),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朝着"无警"发展。(3)从准则层障碍度来看,压力层从2005年到2014年呈现着快速下降趋势,而状态层和响应层障碍度逐年趋同;制约其向"无警"等级指标有:自然保护区比重、万元GDP能耗、水土流失面积比例、第三产业比重、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这是今后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影响我国经济-人口协调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人口系统福利与经济系统福利方面的冲突环节和发展障碍,从市场体制、人口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制度等方面寻找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我国主体功能区经济-人口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CO_2捕获发展现状与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捕获后进行封存是目前被认为减少对大气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手段,而捕获技术是碳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CO2的捕获主要通过燃烧后、燃烧前、富氧燃烧和工业分离技术来实现。虽然捕获CO2在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但投资、能耗、捕获成本等方面仍存在障碍,有待进一步研究。降低捕获成本和开发新技术是CO2捕获技术大规模应用和商业运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及障碍因子诊断对协调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SR模型集成改进TOPSIS和障碍度诊断模型,选取2005-2015年西部地区20个典型河谷型城市为评价单元,对生态安全系统时空演化规律及障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级(Ⅲ)水平;2)生态安全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特征,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性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各城市生态安全差异有缩小趋势,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城市数量在减少,生态安全水平上升的城市数量在增加;3)准则层中用地状态和经济响应是制约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指标层中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城镇化水平7项因子成为主要的障碍因子。因城市规模不同,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变化特征不一。  相似文献   
56.
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资源利用的生态性、技术基础的复杂性、经济运行的社会性等为根本特征。制度与循环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引导。论述了我国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中遇到的制度障碍,如市场机制障碍、产权制度障碍和政策法规障碍等,并提出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相互补充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7.
伴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对固体废弃物的认识逐步从处理、管理发展为治理,给出了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定义、特征、基本任务、治理准则与方法和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58.
针对芋艿连作障碍造成土壤环境破坏的问题,进行玉米、毛豆与芋艿套作的田间试验,通过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以及芋艿产量、品质的分析,探讨套作减缓芋艿连作障碍的可行性。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连作芋艿、非连作芋艿、套作玉米和套作毛豆。结果表明:(1)套作可以均衡连作土壤的养分含量,套作处理平均可以比连作提升速效氮9.88%、速效钾58.21%、有机质70.36%,降低速效磷64.08%。(2)套作可以提升连作土壤酶活性,套作处理平均可以比连作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23.75%、脲酶活性38.15%、蔗糖酶活性129.60%。(3)在套作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磷、速效钾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pH、速效氮显著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氮显著正相关,套作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子向非连作土壤转化。  相似文献   
59.
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建立了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990-2004年全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描述性和综合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成为主要障碍因素,但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减量投入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大。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巢湖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系统评估沿线国家环境社会系统的发展状态,识别典型地区的脆弱性特征,对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集成了脆弱性与恢复力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综合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哈萨克斯坦各州的综合脆弱性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哈萨克斯坦综合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度水平,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西部各要素脆弱性均处于中高位,东部整体脆弱性相对较低,中部则呈现多样性特征;(2)要素间关系复杂,脆弱性降低的瓶颈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使用和保障、社会系统保障等方面;(3)系统提升哈萨克斯坦环境社会系统的韧性,需要强化产业结构转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些方面中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合作条件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