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轻烃装置区是生产单位的高危区域,运行风险高,监管难度大;第一监督站监督人员针对在轻烃系统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以及下步安全运行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2.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在300℃和600℃下制备了2种生物质炭(BC300和BC600),考察了生物质炭添加到土壤后对土壤微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1%的BC300和BC600,土壤的总比表面积由(5.4±0.06)m2/g分别增加到(6.7±0.08)m2/g和(7.7±0.08)m2/g,总孔容由(14.9±0.42)μL/g分别增加到(18.6±0.34)μL/g和(17.2±0.31)μL/g,平均孔径由(13.8±0.38)nm分别降低到(11.1±0.21)nm和(9.0±0.19)nm。  相似文献   
63.
戚绪亮  刘翔  刘波  王林  王小春  方超 《环境科学》2012,33(8):2747-2751
云芝粗漆酶以3种方法,即静电吸附法(D201-Lac-Ⅰ)、先吸附后交联法(D201-Lac-Ⅱ)、戊二醛处理树脂后吸附法(D201-Lac-Ⅲ)固定到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上.与静电吸附法相比,D201-Lac-Ⅱ的漆酶固载量大幅提升至4.65倍,漆酶比活力却严重受损,只有前者的4.8%;D201-Lac-Ⅲ的漆酶固载量略有下降,为静电吸附法的0.51倍,漆酶比活力却显著提高至静电吸附法的2.99倍.利用电子透射电镜(TEM)可明显观察到D201-Lac-Ⅲ漆酶分子聚合体的阴影.用D201-Lac-Ⅲ对孔雀石绿进行了连续多批次脱色试验,在长达210 h的连续操作中,其脱色效率未观察到有下降趋势,一直稳定在40%~55%之间,D201-Lac-Ⅲ的酶活亦未观察到下降,同等条件下游离的漆酶活力已损失至20%以下,证明D201-Lac-Ⅲ具有显著提升的稳定性和优良的重复利用性.考虑到粗漆酶廉价易得,D201-Lac-Ⅲ在水处理应用中可能大有前景.  相似文献   
64.
令狐兴兵  毛晓茜  刘翔 《环境》2020,(10):48-49
  相似文献   
65.
氮对地下水的污染预测模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翔  刘兆昌  朱琨 《环境科学》1991,12(6):8-11
本文利用分段模拟试验法,研究氮在土壤中的行为及其污染地下水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污染的氮预测模型,并用现场试验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模型预测表明:产生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因子是硝酸根,而反硝化过程是土壤去除硝酸根的主要途径.因此,保持一定厚度的厌氧土层以利于反硝化作用是防止产生土壤和地下水氮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6.
以OECD Guideline 106为基础,开展吸附动力学和批平衡实验,研究了磺胺甲恶唑(SMZ)和甲氧苄胺嘧啶(TMP)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室一级动力学模型,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更能准确的描述SMZ、TMP在土壤中的动态吸附过程。在3种表征吸附的模型中,Freundlich模型和DA模型较好的拟合了SMZ和TMP的吸附等温线,但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更佳。对于同一种抗生素,在2种土壤中的吸附容量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在底泥中的吸附容量要高于包气带。  相似文献   
67.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关系在《劳动保护》杂志1987年第3期中已作了初步分析,人们对这两个概念有时很容易弄混,而对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的关系就更很少去探讨了,许多技术文献中甚至找不到“工作接零”这一说法。然而,不同质的东西总是要反映出它的矛盾特殊性,《劳动保护》杂志刊登的许多触电事故案例就揭示了这种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的特殊性。因此,进一步弄清“工作接零、保护接零、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到底有何相同及有何不同,对避免错误接线,防止触电死亡事故将大有益处。为了便于对比,现列表分析如下,供参考。工作接零和保护接零的关系@刘…  相似文献   
68.
针对湖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致灾的天气系统、脆弱的生态环境、较低的防洪能力,研究了湖南省城市洪水灾害的主要成因,分析归纳出湖南省城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南省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洪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9.
工作接地、保护接 地、工作接零、保护接零 是不同的概念,有不同 的用处,绝不可以互相 替代。《劳动保护》杂志 1984年第11期刊登的 《错误接线带来终生恨》 一文中,工人林鲁生之 死,就是被保护接零的 错误接线和错误地把保 护零线当作工作零线使 用而造成的恶果。这一 事故教训也给我们敲了 警钟。我所一座新建8 层科研楼的156个配电 盘也有类似的接线(如 图1所示),虽然发生过 麻电和几次烧毁仪器的 事故,但整改措施一直 不落实,争论近两年才得到解决。这些争论,使我们提高了对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认识。这里,就我们科研楼的接线来谈谈这…  相似文献   
70.
本文应用云南省“95计划”期间改造过的14个数字化高精度水温资料,对数字化改造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映震效能。结果表明,数字化改造后观测质量有所提高,信息量更大,对应云南地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