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61.
绿色技术     
《环境》2004,(6):57
  相似文献   
62.
63.
吗啉酰化合成甲酰吗啉(NFM)过程存在诸多安全与环保的危险、有害因素。实验室小试、中试和工业试生产研究表明:正确选择反应工艺路线是首要条件。较可取的是以甲酸为酰化剂,吗啉酰化初期强放热反应,该类反应安全操作条件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选择适宜的传热介质及时移出反应热,适当加入带水剂,采用滴加的加料方式可减缓放热速度是控制反应温度的关键。先进和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防止事故的保证。  相似文献   
64.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酸和氯化氢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阐述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和环境样品中甲酸、氯化氢含量的方法与步骤。测定结果显示,甲酸和氯化氢的检测限分别为0.01mg/L、0.02mg/L,方法的回收率为98%~101%、98%~102%,相对标准误差为1.9%、1.6%,线性范围为0.00~10mg/L、0.00~16mg/L,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测定降水、空气、废气、地表水、地下水中甲酸和氯化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5.
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厦门市海洋性降水中的甲、乙酸及某些阴、阳离子。用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对多双重筛选回归等数学方法,分析了降水中弱有机酸及其与阴阳离子的关系;讨论了其来源及对厦门酸雨的贡献。  相似文献   
66.
采用紫外活化过硫酸盐/甲酸体系所产生的还原性二氧化碳阴离子自由基(CO_2~(·-)),研究了水溶液中高浓度Cr(Ⅵ)的去除效果;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鉴定识别了体系中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分析了体系的活化机理及其对Cr(Ⅵ)的还原机制;考察了过硫酸盐投加量、初始pH、腐殖酸、无机阴离子(Cl~-、HCO_3~-和NO_3~-)及初始Cr(Ⅵ)浓度等对Cr(Ⅵ)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活化过硫酸盐/甲酸体系可以有效还原Cr(Ⅵ),当过硫酸钠与甲酸浓度分别为20 mmol·L~(-1)和40 mmol·L~(-1),未调初始pH为2.4时,初始浓度为200 mg·L~(-1)Cr(VI)在50 min内基本完全可被还原;此外,Cr(Ⅵ)还原去除率随过硫酸盐浓度升高而增强,在酸性条件下(pH=2.4),体系对Cr(Ⅵ)的还原效率最高,随着pH的增大,还原效率明显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 Cl~-、HCO_3~-和NO_3~-对Cr(Ⅵ)的还原都存在抑制作用,在相同浓度下,其抑制程度分别为HCO_3~-NO_3~-Cl~-,腐殖酸也对Cr(Ⅵ)的去除存在抑制作用。紫外活化过硫酸盐/甲酸体系还原Cr(Ⅵ)过程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动力学常数为78.467μmol·(L·min)~(-1)。本研究结果为Cr(Ⅵ)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还原新技术。  相似文献   
67.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乙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氯乙醛溶于水后形成水合三氯乙醛,在碱性溶液中与OH-发生卤仿反应分解为氯仿和甲酸盐的原理,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甲酸浓度,从而计算出水样中三氯乙醛浓度。方法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7 mg/L,检测上限为100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3%,加标回收率为99.7%,适用于不含甲酸水样中三氯乙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68.
亚临界水技术处理厨余垃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亚临界实验条件下,以淀粉、纤维素类物质为模型化合物,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厨余垃圾(大米、白菜)在亚临界水中部分氧化获取小分子有机酸的过程中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加氧量对有机酸(甲酸、乙酸)生成的影响。以碳转化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反应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和纤维素分别在处理时间1~1.5 min,加氧量70%~100%,温度280℃;处理时间1~2 min,加氧量70%~100%,温度280~300℃条件下,生成有机酸浓度最大,达到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9.
利用有机酸改性壳聚糖和交联法制备酸化壳聚糖载体,然后用改性壳聚糖载体固定漆酶。结果表明,甲酸、酒石酸改性壳聚糖的最适条件是壳聚糖与酸的量比分别为100/1(g/mol)、100/0.5(g/mol),戊二醛的浓度分别为1%、2%,缓冲溶液的pH分别为4.4、3.6,反应时间分别为3h、4.5h。两种酸改性的壳聚糖用于漆酶的固定,其酶活都有所提高,尤其用酒石酸改性的壳聚糖载体的效果最好,其酶活提高了57%。  相似文献   
70.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酸和乙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离子色谱法分析空气中甲酸和乙酸效果较好。1 试验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DIONEXTECHCOMPDX - 1 0 0T离子色谱仪 ,配DIONEXASRS抑制器、DIONESAS4A -SC阴离子分离柱、DIONEXAG4A -SC保护柱、电导检测器 ;TELE色谱工作站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