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285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71.
为掌握隧道管片在浆液结石体包裹下的上浮变形规律,通过研究圆管抗弯刚度,将浆液结石体与隧道管片形成的圆管组合梁转变为3层叠加组合梁;基于Girhammar 2层叠加组合梁理论与微单元力学分析,推导出考虑层间滑移效应3层组合梁等效抗弯刚度公式,进而采用温克勒弹性地基条件建立隧道管片上浮力学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力学模型理论解析、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并进行参数灵敏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力学模型理论解析、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力学模型有效;浆液结石体留存厚度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隧道结构承受的弯矩,提高隧道结构安全性能;随着隧道两端约束的传递衰减,隧道上浮跨度超过140 m后,隧道变形最大值基本达到稳定。研究结果可用于预测隧道管片的上浮变形,并为隧道变形控制提供依据,促进隧道病害的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672.
利用植物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能综合地判断生态环境变化情况。通过对黔北丹霞地貌区、香纸沟喀斯特地貌区及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区苔类、角苔类植物的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种群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角苔类植物主要生长于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区域,扁萼苔科、角苔科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科植物,蛇苔属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属植物,小蛇苔、蛇苔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种植物。  相似文献   
673.
随着对城市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各供电公司都在探索更有效的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通过对宁夏吴忠城市配网中安装的分布式智能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城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应用的成功案例。应用结果表明:智能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自愈能力强,维护量小,可极大地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74.
淮安清江浦区以“底数清、保障清、流程清、责任清”为工作抓手,探索总结了安全生产管理提质增效“四清”工作法。监管底数清。清江浦区共有私营企业13050户,个体工商户55817户,规上企业333家,其中涉及化工品的企业6家,区应急管理局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员做到对规上企业名称、地址、法人姓名、经营情况熟记于心。  相似文献   
675.
上拔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扩展基础承载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2个相同尺寸混凝土扩展基础分别在上拔、上拔与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室内足尺试验概况,并根据加载过程中的基顶荷载位移、基础主柱纵筋应变、扩大端钢筋和混凝土应变等试验数据,分析了2种荷载工况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承载变形特性及混凝土裂缝发展规律。结果表明:①上拔和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基础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呈现出两阶段特性,而水平位移曲线随水平力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水平荷载降低了扩展基础的抗拔承载性能;②上拔和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基础主柱横截面部分受拉、部分承压,在基础立柱与底板连接处的拉应力最大,混凝土裂缝未贯穿全截面,而在上拔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扩展基础主柱全断面受拉,裂缝贯穿全断面。  相似文献   
676.
地表沉陷区是判定地表建(构)筑物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沉陷区内地表的下沉值较大,不利于建(构)筑物稳定。充分采动时通常在垂直和平行矿体走向的主断面上,从采空区边界按照查手册确定的地表移动角向地表绘出矿体两侧的地表临界变形点,再连接这些临界变形点形成地表移动区。不充分采动或充填法采矿时还没有地表移动区的圈定方法,只能沿用充分采动的圈定方法,导致圈定的范围过大或评价结论不可靠。基于房柱式留矿法对地表滑坡影响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不充分采动时绘制地表移动区的启示,并结合充填采矿的地压规律研究,探讨了充填采矿的地表移动区绘制方法。结果表明:充填采矿时应根据主断面开采的应力与位移分析确定地表沉陷区绘制的参考面及地表移动角;附近几乎受拉或地压与原岩应力区别很大的位移等值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应为地表移动角,否则,根据附近不受拉或处于原岩应力状态的位移等值线确定的移动角偏小,圈定的地表沉陷区过大;主断面内位移变化明显的平面应为参考面,如矿柱稠密或充填法采矿时最顶部采场的顶板。  相似文献   
677.
通过对蠡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Cr、Ni、Cu、Zn、As、Cd、Hg、Pb元素的检测,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述8种元素在蠡湖上覆水中平均质量浓度为0.13μg/L~45.66μg/L,并总体呈现出东蠡湖高于西蠡湖、河口高于湖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沉积物中质量比为0.28 mg/kg~88.21 mg/kg,并总体呈现东蠡湖普遍高于西蠡湖。元素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蠡湖上覆水中Cr、Ni、Zn、As、Hg不会产生毒性,Cd和Cu产生毒性的风险较小,Pb产生慢性毒性的可能性较大;沉积物中元素生态风险指数为69.31~292.46,处于低到中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