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6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707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190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1769篇
基础理论   357篇
污染及防治   475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絮凝剂聚硅酸锌铁(PZFSiC)的研制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模数水玻璃溶液中加入酸制备出聚硅酸,再引入适量的金属离子M(Zn、Fe),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无毒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锌铁(PZFSiC).探讨了M与SiO2不同浓度比和不同pH值对PZFSiC的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种不同的水样进行了絮凝实验,确定出水处理中最佳絮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ZFSiC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在使用PZFSiC时,适应的pH范围广.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大而致密的絮体,沉降迅速,浑浊度去除率超过98%,COD去除率达93%.处理后的废水,出水水质好,水样澄清透明.在与同类絮凝剂对比实验中,效果优于PZSiC和PFSiC.  相似文献   
72.
酸雨与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伤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婵娟  潘丹云  徐秋荣  周青 《环境科学》2010,31(7):1652-1656
为探索酸雨与稀土镧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复合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以重要油粮作物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研究在模拟酸雨pH分别为3.0、3.5、4.5与稀土镧La(Ⅲ)浓度分别为60、100和300mg·L-1处理下大豆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单一酸雨与镧处理,酸雨与La(Ⅲ)复合处理组中大豆幼苗的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大,两者呈协同效应,且pH越低,La(Ⅲ)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生长指标近同,相同处理组各光合参数的降幅不一致,其中最大荧光(Fv/Fm)和叶绿素含量(Chl)的降幅范围分别为9.53%~22.75%和9.14%~24.53%,较净光合速率Pn(22.78%~84.7%)、希尔(Hill)反应速率(15.52%~73.38%)和Mg2+-ATPase活性(14.51%~71.54%)小,表明各光合参数对2个胁迫因子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Pn变化主要受Hill反应速率与Mg2+-ATPase活性的影响,而Chl、Fv/Fm次之.表明酸雨与La(Ⅲ)对植物光合过程各环节的作用机制不同,光合作用受阻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3.
玉米幼苗对镉、菲单一与复合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玉米幼苗在镉、菲污染胁迫14 d后的生理生化响应,并探讨了镉、菲单一与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结果表明,单一镉(0~50 mg/kg)污染时,镉处理对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以及可溶性蛋白都无显著影响;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叶片SOD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P...  相似文献   
74.
以Al2(SO)4和PDMDAAC为原料进行了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复合实验研制,确定其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油田现场采集的钻井废水作絮凝沉降实验,所研制的PAS-PDMDAAC复合絮凝剂对COD的去除效率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5.
多铵复合盐分离方法是利用纯物理的方法对焦炉煤气进行处理并分离出相应的盐类,在冷却结晶的过程中,从提高物料终冷温度的角度,对该方法进行相应的节能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当前生产提供节能改造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该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微生物絮凝剂ZS-7的纯化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黎忠  张修玉  秦建桥  王开峰 《环境科学》2010,31(9):2184-2190
采用透析、乙醇沉淀、凝胶过滤层析对微生物絮凝剂ZS-7进行了纯化.经鉴定纯化后的微生物絮凝剂ZS-7是一种新型的糖蛋白,其产量大约为0.98 g/L发酵液.ZS-7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含量分别为91.5%和8.4%.进一步的分析表明ZS-7中含有酸性多糖包括糖醛酸(16.4%)、丙酮酸(7.1%)和乙酸(0.5%).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得ZS-7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9×104.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图和核磁共振图谱说明糖蛋白絮凝剂ZS-7含有羟基、氨基、羧基、甲氧基和磺酸等功能性基团.单糖组成分析说明ZS-7主要由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各单糖的摩尔比大致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142∶2.2∶4.5∶3.4.  相似文献   
77.
李广柱  刘淼  刘南  陈嵩岳  万政钰  王禹 《环境科学》2010,31(10):2344-2348
通过连续动态试验,对新型微压流化式复合生物反应器(MP-FHBR)处理模拟苯酚废水的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P-FHBR的COD容积负荷可达4.86kg/(m3·d)、苯酚容积负荷可达1.96kg/(m3·d),出水COD低于200mg/L、出水苯酚浓度低于1mg/L,COD和苯酚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9%以上.当苯酚容积负荷达到2.04kg/(m3·d),苯酚在反应器中逐渐累积,反应器内微生物的TTC-比脱氢酶活性下降.当MP-FHBR进水苯酚浓度为800mg/L时,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9~10h.水力负荷对反应器沉淀池的泥水分离效果影响较大,限制了反应器的进水量,所以MP-FHBR主要适用于处理较高浓度的含酚废水.  相似文献   
78.
土壤铅-苯并[a]芘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土壤中低含量铅(Pb)-苯并[a]芘(B[a]P)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率、根伸长、芽伸长以及芽根比的影响,以期考察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并筛选具有指示土壤污染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小麦种子萌发率对Pb-B[a]P单一及复合污染均不敏感;Pb和B[a]P单一污染时小麦根伸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复合污染条件下Pb...  相似文献   
79.
以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实验对象,检验了一种新合成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PST)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PST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在受试条件下,絮凝效果与絮凝剂投加量、染料浓度有较大相关性。废水的pH值应用范围较宽;搅拌时间对COD去除率和脱色率没有显著影响。采用PST处理广东省高明市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后,COD去除率为75.16%,脱色率为76.18%,处理效果良好,处理成本明显低于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聚铝等絮凝剂。  相似文献   
80.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produce a polyaluminium ferric silicate chloride (PAFSiC) coagulant from acidic and alkaline wastewater of purifying graphite by roasting, and subsequently to evaluate 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agent by treating surface water from the Yellow River as well as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agulant 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 The PAFSiC coagulant was prepared by co-polymerization. The effects of (Al+Fe)/Si molar ratio, OH/(Al+Fe) molar ratio (i.e., value), coagulant dosage and pH value of test suspension on the coagulation behavior of FAFSiC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PAFSiC were also exam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PAFSiC performed more efficiently than PAC in removing turbidity,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total phosphate (TP). The PAFSiC with a value of 2.0 and (Al+Fe)/Si ratio of 5 (PAFSiC 2.0/5) showed excellent coagulation effect for both turbidity and COD, while PAFSiC 1.0/5 was the best for TP. The optimum coagulation pH range of PAFSiC 2.0/5 was 5.0–9.0, slightly wider than that of PAC (6.0–8.0). The process can be easily incorporated into high-purity graphite production plants, thereby reducing wastewater pollution and producing a valuable coagul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