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采用电化学法处理油田开发三次采油过程中产生的聚驱采油废水,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电流强度对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3.25时,COD和HPAM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83.03%和98.66%;电流强度为0.8A时,COD及HPAM去除率最高,为85.24%和99.63%;pH=3.25、电流强度为0.8A时,COD及HPAM去除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反应30 min后去除率基本不变.研究了处理过程中电流效率的变化,发现反应前10 min内电流效率最高,达23.63%;并通过投加与电化学溶出的新生态铁等量的铁盐絮凝剂(FeSO4)分析了电化学中电絮凝作用的贡献,酸性条件下电化学过程对COD去除率为83.79%,同等条件下,FeSO4混凝的COD去除率为70.31%,电化学作用过程中氧化、气浮及电场作用对COD的去除率贡献最高为13.48%,因此,电化学法处理聚驱采油废水的主要作用机理为电絮凝作用.研究表明,电化学法能有效降解聚驱采油废水.  相似文献   
72.
O_3/Mn_2O_3对钻井废水多相催化臭氧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悦  王兵  任宏洋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185-3192
通过静态试验,探讨了Mn2O3催化剂对钻井废水催化臭氧化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加量、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强化剂对钻井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对钻井废水氧化过程中的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Mn2O3催化剂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Mn2O3加量从25 mg·L-1增加到50 mg·L-1时,COD去除率由43.6%增加到54.3%;pH分别为5、11时,COD去除率分别为45.4%和64.3%;反应温度为20℃时,COD去除率最高达到59.1%;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反应时间为4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85.3%;由正交试验得知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催化剂加量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量50mg·L-1、pH值1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5 min;在25 min时,Ca2+的引入使COD去除率增大了7.1%;钻井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和矿化;Mn2O3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对钻井废水COD降解率影响不大,锰离子的溶出量在反应15 min后稳定在3 mg·L-1,Mn2O3催化剂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3.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三维电极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三维电极技术的分类和反应机理,重点阐述了三维电极反应器、极板材料、粒子电极的研究现状,概述了三维电极以及三维电极与其它技术联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三维电极目前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燃料车内氢气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FULUENT软件的物质传输与反应模块,建立了燃料车内氢气泄漏扩散的数值计算模型.应用模型对储气瓶不同位置的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氢气在车内泄漏扩散后的危险区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氢气瓶上方挡板位置是氢气泄漏扩散后的高浓度区域,泄漏后的氢气在该处容易发生积聚.研究结论可以为车内预警用氢气监测传感器的放置以及氢燃料车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攀钢公司在试点开展伤害预警教育活动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6.
使生化制剂失效的过程称为除剂或中和,2002年美国提出了核除剂武器的概念.从核除剂方法原理、核除剂武器的特点、美国核除剂效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美国1991年提出了低当量核武器的概念,随后采用MCNP4A耦合中子-光子蒙特卡洛程序,分别计算了低当量核弹头和核拦截器产生的瞬发辐射和缓发裂变残留对不同存在方式的生化制剂的中和效果,同时美国军事放射生物研究所进行了辐照灭活生化制剂有效性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核除剂武器具有原位中和、致命性、彻底性和实战性等特点,也同样具有使用引起的附带毁伤效应大的弱点,同时有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的危险.  相似文献   
77.
高含硫废水中硫的受限氧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硫气田采出水硫化物浓度高及氧化产物种类多的特点,通过控制氧化反应使得单质硫为主要产物,实验考察了偏重亚硫酸钠投加量、初始p H和反应时间对硫化物氧化过程及氧化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重亚硫酸钠氧化法是处理含硫废水的一种有效手段,最佳反应条件为偏重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为6 g/L,初始p H=6,反应时间35 min,此时硫化物的质量浓度从800 mg/L降至21.34 mg/L,硫化物去除率可达97.33%;主要产物为单质硫和硫代硫酸盐,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这2种主产物的转化率为36.63%和57.57%,固体产物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S(质量分数为92.056%),偏重亚硫酸钠氧化硫化物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R2=0.9819,反应速率常数为k=0.0063 L/(mg·min)。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攀钢公司在试点开展伤害预警教育活动的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9.
80.
一、门禁应用是生物识别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身份认证技术是门禁系统发展的基础,目前按照所使用的身份依据的不同,现有的身份识别技术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你能知道的事物.这类识别其代表性技术为口令,这类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时要依靠用户的记忆.这类技术是当前最熟知的识别方式,但也是最昂贵的识别方式之一,且所有普通人能够记住的口令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被黑客破解,被认为安全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