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某特大型医院门急诊楼用电的构成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和分析,为节能技术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2.
在北京城区和上甸子本底地区分别开展了为期3a和1a的NH3在线观测,并结合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北京地区NH3浓度水平、年季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北京城区和本底地区的NH3年均浓度分别为(32.5±20.8)×10-9V/V和(11.6±10.3)×10-9V/V,北京城区的NH3浓度高于大多数国内外主要城市和地区的NH3浓度水平.城区和本底地区NH3浓度年变化特征为夏季高,分别为(34.1±6.8)×10-9V/V和(11.1±2.2)×10-9V/V,冬季低,分别为(19.7±9.3)×10-9V/V和(2.4±0.6)×10-9V/V.NH3的日变化特征受气象因素影响明显,其结果表明,春季城区NH3浓度峰值出现在15:00,而本底地区受西南风影响在20:00达到峰值;夏季城区NH3浓度最高值在7:00出现,本底地区则呈现双峰值(分别在09:00和22:00);秋季城区和本底地区的日变化规律一致,均在22:00出现峰值;冬季城区的峰值出现时间晚于本底地区,峰值分别出现在23:00和20:00.西南风是造成本底地区NH3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春季和夏季,随着西南向风速的增大,NH3浓度显著升高.城区的NH3浓度则主要受到局地排放的影响.浓度权重轨迹法的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天津、河北及河南北部地区是影响北京地区大气NH3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73.
北京地区2019年2~3月供暖结束前后两次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019年2~3月北京两次污染过程为例,针对气象要素及污染物浓度进行特征分析,利用后向轨迹及WRF-CAMx模式,分析供暖结束前后的污染物演变规律,并探讨气象条件、区域输送及二次转化等对污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月21~24日(过程1)和3月18~20日(过程2)平均ρ(PM2.5)差异不大,分别为100.1 μg·m-3和97.2 μg·m-3,但过程1平均峰值偏高、日变化明显、过程发展迅速和有两个峰值阶段,且为区域性污染,而过程2更倾向于北京局地污染.两次过程逐时ρ(SO2)均不超16 μg·m-3,供暖燃煤治理效果显著,但过程1的SO2存在夜间次峰值,体现供暖排放影响.过程1的ρ(CO)较高,尤其是2月21~22日前后ρ(CO)/ρ(SO2)升高,且区域中南部城市及北京南部背景站污染高于城区,表明过程1扩散条件不利,且第一个峰值主要受区域输送影响.过程2的ρ(PM2.5)/ρ(CO)偏高,表明二次生成PM2.5占比略大;ρ(NO2)/ρ(CO)、ρ(SO2)/ρ(CO)和ρ(SO42-)/ρ(PM2.5)偏大,SOR与过程1持平,表明过程1更有利于气体相态转化,过程2受工业燃煤影响更大.但将过程1分阶段分析显示,过程1第二阶段与过程2的PM2.5二次生成指征相似,均高于过程1第一阶段,即过程1第二个峰值与过程2主要与本地排放和化学转化相关.WRF-CMAx对污染物演变趋势有较好的再现能力.同化试验对PM2.5趋势模拟显著提升,提高了与观测的相关性,但模拟值偏低;对NO2的模拟2月偏低、3月偏高,对SO2模拟明显偏高有一定纠正;此外,过程2中北京污染物浓度对河北的敏感性相对过程1偏低,即过程1受区域输送影响更大.模式对污染暴发性增长的模拟亟待提升,污染物种类对减排的响应及大气氧化剂和气溶胶性质相关的反馈等可能是影响模拟效果的重要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为了克服利用微型动物群落物种变化指示活性污泥运行状态存在的微型动物鉴别误判、分类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等问题,通过PCA法的相关性分析判断絮体微观形态参数降维成综合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微型动物运动视频采集+定量图像分析”法表征微型动物的运动速度(平均线速度V和平均角速度W),分析SBR系统中锐利楯纤虫(A.lynceus)等7种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的运动速度与污泥絮体微观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个污泥絮体微观形态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降维成2大综合指标(絮体大小密实度(SC)和絮体形状规则度(SR)).絮体SC和SR指标与须足轮虫属(Euchlanis sp.)、凹扁前口虫(F.depressa)和锐利楯纤虫(A.lynceus)的运动速度之间具有较显著相关性(|r|>0.50,P<0.05),因此利用典型的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运动速度变化能够快速指示污泥絮体的微观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75.
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从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园采集101个代表性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Cr、Ni、Pb和Hg等6中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环境容量指数法(PI),分析葡萄园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估算静态和动态环境容量,并预测其近百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吐鲁番盆地葡萄园土壤中As、Cd、Cr、Ni、Pb与Hg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中的土壤风险筛选值;(2)葡萄园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单项环境容量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Ni > Pb=Hg > As > Cr > Cd其中,Ni元素的环境容量指数处于高容量状态As、Cd、Cr、Pb与Hg等5种元素环境容量指数均处于中容量状态。研究区98.02%的葡萄园土壤处于中容量区,研究区中部葡萄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PI值较高,研究区东部和西部葡萄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PI值较低;(3)静态年容量和动态年容量排序相同大小依次为:Cr > Ni > Pb > As > Hg > Cd。20~40 年之内的静态和动态年容量变化速度大于其他年限的变化速度,各年限动态年容量均大于静态年容量。  相似文献   
76.
从新疆博斯腾湖流域采集67个浅层地下水样品,测定其中Cu、Cd、Cr、Mn、Ni和Zn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对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借助GIS技术与地统计法分析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与污染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博斯腾湖流域地下水6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的限值;②研究区地下水重金属Cd、Cu、Ni与Zn的最佳变异函数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Mn为球状模型,Cr为高斯模型。地下水中6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格局各不相同,均出现含量高值区;③研究区地下水中Cd呈现中度污染,Ni存在点源污染,其它4种元素均呈现无污染。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 23~2. 22之间,平均值为0. 73,呈现轻微污染。Cd与Ni是研究区地下水中污染最高的元素,研究区地下水Cd与Ni污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7.
造纸工业是污染较严重的一个工业部门,在制浆造纸过程中,排出大量废水、恶臭和刺激性气体,以及一定数量的固体废物,其中以废水的危害最大。目前我国各地的小纸厂多数是用烧碱或硫化碱蒸煮制浆的。碱法制浆造纸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料经粉(切)碎后放入球形罐,加入烧碱经高温高压蒸煮,将木质素溶解,把纤维分离出来,再经洗选、漂白、打浆、抄纸、造出纸张来。在蒸煮、洗涤和漂白过程中,都会产生废水。蒸煮工序所排出的黑褐色废液(俗称“黑液”),其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多醣类等有机物或游离残碱及无机盐,而纸厂漂白工序或纸浆厂用  相似文献   
78.
通过生物催化氧化含铁酸性矿井水脱除SO2的实验研究,认为生化后的含铁酸性矿井水可以作为吸收液进行烟道气脱硫,并对吸收和液的pH值,被吸收气体SO2的浓度等对吸收液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吸收液的pH值,被吸收气体SO2的浓度对吸收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这是由于H2SO4浓度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79.
氢能导致肺癌的作用已被大量的实验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所证实,肺癌发生率与氡子体的累积暴露量存在“线性无阈”的关系。两个矿务局的初步调查表明煤矿井下也存在较高浓度的氡,对此有关领导与部门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80.
1999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生态环境旅游年”,生态旅游是以“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它是一种以欣赏和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以及文化特点为目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