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在“多规合一”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规合一"是未来规划编制与管理城市的必然发展趋势。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不仅是探索"多规合一"的重要技术工具,也是"多规合一"中空间管控的重要内容。最小生态安全距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核心,是城市开发不能逾越的距离。划定最小生态安全距离是为了满足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运转以及环境容量不超载,城市间或城市功能单元间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间隔的最小距离。利用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划定出的基本规避空间,可以让环规、城规和土规实现统一的空间管控的最终目标。依靠最小生态安全距离,能够科学地划定城市布局,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空间管控质量,更好地实现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82.
河流水质模型在双流县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现有的河流水质模型,构建了一个可实时模拟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的动态模型。模型采用一维稳态单组分水质模型对河流的CODCr、NH3-N的降解进行计算,采用多宾斯-坎普稳态模型对河流的BOD、DO变化情况进行计算。模型引入水文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社会统计公报数据,以Excel作为数据平台,可以反演出河流不同月份、不同区段的污染物降解系数。研究将该模型应用于双流县的流域治理,以在锦江双流段的应用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根据2008年双流县河流的相关数据,研究使用该模型反演出了锦江双流段的污染物降解系数,并对其反映的流域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随后,研究使用该模型已计算出的岷江中段河流的降解系数,模拟计算了4种情景下锦江双流段出境断面的可能水质变化,以验证拟定的双流县流域治理方案的预期效果。模型具有实用性和进一步扩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成都市某老旧工业园区六价铬的空间分布、迁移规律及风险评估,该研究采集研究区域25个土壤样品,基于GIS的克里金插值法对六价铬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吸附和土柱试验对其吸附及迁移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地累计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模型对土壤六价铬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土壤六价铬的污染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的电镀行业附近,最大浓度为49.3 mg/kg,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六价铬二类用地筛选值5.7 mg/kg的8.65倍。采用线性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土壤对六价铬的吸附曲线发现,其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0.955、0.987;线性等温吸附方程更符合六价铬的吸附动态,吸附系数Kd为0.006 3,表明土壤对六价铬具有良好吸附作用。以原状土按照1∶1填充,进行13 d浸出试验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出水中六价铬浓度较低,且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中六价铬的标准值0.05 mg/L,表明六价铬的迁移流动性较弱。研究区域最大地...  相似文献   
84.
成都市典型工艺过程源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选取成都市人造板、医药制造和化工制品等工艺过程源典型企业,通过采样瓶和SUMMA罐采样及GC-MS和国标分析方法,获取了人造板等行业各生产工艺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组分特征.其中,人造板生产工艺分为制胶、调胶、分选和热压,医药制造分为生产车间和废水处理.结果表明,人造板和医药制造VOCs贡献组分以OVOCs为主,占VOCs总排放的50%以上.甲醛制造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组分差异较大,有组织以OVOCs为主而无组织以卤代烃为主.涂料制造VOCs排放与其原辅料相关性较高,VOCs排放组分以芳香烃和OVOCs为主.人造板各工艺环节除调胶外,最主要的VOCs组分均为甲醛,其排放占比达到50%以上.医药制造各工艺环节的首要VOCs组分均为乙醇,1,4-二烷、乙酸乙酯和甲苯等亦为主要组分.甲醛制造以丙酮和乙醇等组分为主.涂料制造主要以间,对-二甲苯等芳香烃为主.以臭氧生成潜势表征人造板、医药制造和化工的VOCs污染源反应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行业VOCs组分对反应活性的贡献类似,均主要以甲醛、乙醇等OVOCs和部分芳香烃等高活性组分为主.应对工艺过程源等行业分环节监管,并重点关注臭氧生成潜势较大的VOCs组分,分析行业排放特征和化学机制,从源头控制O3生成.  相似文献   
85.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一项亟需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关的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已经成为了环境科学领域当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主要就相关的治理途径展开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其中主要包含工程治理、生物修复以及生态农业等三方面的内容,希望借助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四川地区的污染治理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8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化学品的需求增长很快,种类繁杂的化学包装桶的安全清洗、污染防治及再利用是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工作。从我国化学包装桶处理处置及利用现状看,除个别单一化学物质包装桶处置较完善外,大量的化学包装桶被非法收集清洗,并再次利用,环境污染触目惊心。本文作者在长期研究化学包装桶安全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包装桶处理处置的关键过程,污染防治对策及综合利用思路,为我国化学包装桶清洗和利用,环境部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7.
以成都市典型黑臭河道为对象,基于SWMM模型机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模型参数,结合实地监测数据进行参数率定,构建了面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域内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总磷(TP)的污染负荷量及其变化过程。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较为吻合,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污染物最大值出现在降雨中前期,后期均逐渐减小;伴随雨量增大,受纳水体的污染越大,污染物浓度随降雨过程均呈下降趋势,结果显示:COD实测浓度高于模拟值,且都随降雨过程逐渐降低,NH3-N实测浓度在降雨中期略微上升与该区域生活污水不间断直排有关,TP实测浓度在降雨中前期下降不明显,但随着降雨冲刷增强,各种磷化合物受冲刷后逐渐溶解于水中,最终进入河道水体,抵消了一部分稀释作用,随着降雨持续总磷污染物持续下降;而随着地面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径流量和污染物总量均增大。  相似文献   
88.
炼焦工序颗粒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彦辉  赵亮  孙文强  叶竹  蔡九菊 《环境科学》2018,39(12):5359-5364
为探究钢铁企业炼焦工序各排放源颗粒物的排放特征,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使用崂应3012H自动烟尘(气)测试仪和安德森分级采样器对某钢铁企业炼焦工序的装煤/推焦、干熄焦排气、筛焦转运等环节的颗粒物排放源进行现场采样.将不同排放源的颗粒物分别进行了微观形貌、粒径分布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排放源单颗粒分为富铁、富硅、富钙、炭质和烟气聚合体这5种类型,外观上主要呈多角块状、不规则层片、团状和絮状4种形态;装煤/推焦排放颗粒物的粒径集中在3.3~4.7μm,干熄焦排气为3.3~4.7μm和5.8~9.0μm,筛焦转运为4.7~5.8μm;炼焦工序各排放源颗粒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Si O_2、Al_2O_3、S、Ca O、TFe,质量分数分别为76.30%~81.30%、5.36%~5. 91%、3. 96%~4. 26%、1. 15%~1. 34%、0. 52%~1. 59%、0. 81%~1. 34%.  相似文献   
89.
成都市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成都市为例开展了路网、交通流、道路行驶工况和机动车保有量等数据的收集工作,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基于实测校正和本地化的IVE模型计算了不同区域机动车在高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排放因子,应用GIS技术建立了1 km×1 km的成都市高时空分辨率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6年成都市道路移动源CO、VOCs、NO_x、SO_2、PM_(10)和NH_3排放量分别为4.2×10~5、4.5×10~4、7.2×10~4、0.4×10~3、1.1×10~4和6.2×10~3t.CO排放主要贡献车型为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和大型客车,VOCs排放主要源于小型客车和摩托车,NOx和SO2排放主要产生于小型客车和重型货车,PM10排放主要贡献车型为重型货车,NH3排放主要由小型客车贡献.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向卫星城市、远郊区递减趋势,中心城区和二圈层区域路网密集,排放呈片状分布,三圈层则呈带状分布.排放清单机动车技术分布数据可靠性较高,而交通流数据和排放因子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0.
为解决重金属废水处理问题,寻找高效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本文选用了野菊杆(Dendranthema indicum, DI)、艾杆(Artemisia argyi, AA)、薄荷杆(Mentha haplocalyx, MH)和柠檬皮(Citrus limon, CL)四种植物材料对水中铅离子进行吸附研究。并利用SEM、BET和FTIR对材料进行表征,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pH和共存阳离子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材料对模拟废水中铅的吸附量随投加量的增加呈对数下降(P<0.05);随初始pH的升高,四种材料呈现先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准一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描述野菊杆对Pb2+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能更好描述艾杆、薄荷杆和柠檬皮对Pb2+的动力学吸附过程。野菊杆和艾杆对铅的吸附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层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薄荷杆和柠檬皮对铅的吸附过程主要为不规则的多分子层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共存阳离子Mg2+、Cu2+、Al3+与Pb2+产生竞争吸附,显著降低材料对Pb2+的吸附量(P<0.05)。四种植物材料吸附性能大小顺序为薄荷杆 > 艾杆 > 柠檬皮 > 野菊杆。因此,四种植物材料是吸附废水中铅离子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