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02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4株芽胞杆菌种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楠  石妍云  郑力燕  王喆  蔡章  刘杰 《环境科学》2015,36(6):2245-2251
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的方法,从天津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和渤海海上钻井平台洗油污水中分离出6株石油降解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它们分别属于Bacillus芽胞杆菌属(S1、S2、S3、S4)、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W1)和Ochrobactrum苍白杆菌属(W2),其中,S3具有最高的烷烃(41.3%)和芳烃(30.9%)降解率,从石油污染场地中筛选出的内源微生物对本油田石油的降解效果优于外源物种.对4株芽胞杆菌属菌株构建微生物组进行石油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由S1和S4构成的微生物组F3具有最高的烷烃(50.5%)和芳烃(54.0%)降解率,比单菌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9.9%和156.1%,同时比最优降解单菌S3的降解率分别高出22.1%和74.6%,而由S2和S3构成的微生物组F4对烷烃和芳烃的降解率最低,分别为18.5%和18.9%,比单菌降解率降低了55.3%和39.0%,实验表明同菌属微生物种间对石油的降解同时存在协同促进和拮抗抑制作用,芽胞杆菌属内亲缘性近的菌株之间对石油降解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王海鸥  支蕊  王立曼  任晶  艾妍 《环境化学》2011,30(4):832-837
采用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铜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耐受铜的菌株USTB-F,最高耐受浓度为560mg·L-1.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属于不动杆菌属,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USTB-F.用单因素方法得到USTB-F的最适生长条件为:T=30℃;pH=6.0;NaCl浓度为0.3%...  相似文献   
83.
担负着创新、教学、质量监督等职责的实验室分布在各个行业、人口密集区域,数量巨大,危害因子众多,安全却常被人忽视或遗忘。2004年新加坡、台北、北京三地发生的实验室SARS病毒泄漏、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师生实验室感染布氏杆菌传染病,是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敲响了实验室安全管理警钟。  相似文献   
84.
丘医生 《环境》2003,(9):31-31
黄英菊读者: 媒体报道花都奶场布氏杆菌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布氏杆菌病于1860年发现于地中海马尔他岛,又称布鲁氏菌病、马尔他热或波浪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几乎可以引起全身所有器官出现病变的传染病。一旦流行,危害较大。该病厂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主要在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东等牧区,南方较少见。  相似文献   
85.
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合成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研究不同L-色氨酸添加浓度对矿物合成体系pH、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以及次生矿物产量、化学组成及矿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色氨酸浓度的增加,pH降低幅度越小,ORP上升越不明显.色氨酸对铁硫酸盐次生矿物合成的影响依赖于其浓度,当色氨酸浓度低于1.67 g·L-1时,色氨酸对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的形成起促进作用,表现为总Fe沉淀率及矿物产量随着色氨酸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当色氨酸浓度升高至6.67 g·L-1时,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和矿物产量远低于对照组,表明高浓度色氨酸会抑制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的形成.次生矿物内Fe/S比介于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的理论值之间,表明不同合成体系所得次生矿物均为黄钾铁矾和施氏矿物的混合物.矿物学特征分析表明,随着色氨酸浓度的升高,矿物的合成表现为黄钾铁矾向施氏矿物转移.  相似文献   
86.
酸性矿山废水(AMD)具有酸度高并含有大量可溶性Fe、硫酸根及重(类)金属的特点,采用生物矿化方法促使AMD中Fe向羟基硫酸铁次生矿物转变,对AMD后期石灰中和减少氢氧化铁和废石膏的产生,提高中和效率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模拟酸性矿山废水,考察了Cl-、NO3-、PO43-3种阴离子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体系中pH值、Fe2+氧化率、总Fe沉淀率、次生铁矿物矿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阴离子对A.ferrooxidans氧化Fe2+能力具有抑制作用.A.ferrooxidans对阴离子的耐受性依次为PO43- > NO3- > Cl-.阴离子浓度在A.ferrooxidans耐受范围内时,其对Fe2+的生物氧化速率基本没有影响.但高浓度阴离子会通过抑制A.ferrooxidans的氧化活性,从而间接影响Fe3+的水解成矿过程,导致培养终点时总Fe沉淀率降低和次生铁矿物产量减少.受Fe3+供应速率降低的影响,次生铁矿物的合成途径易向施氏矿物转变.  相似文献   
87.
分别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T.f菌)、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简称T.t菌)及以上两种混合菌对铊矿尾矿进行浸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各实验组p H不断降低,EC不断升高,Fe2+浓度先降后升;重金属As的浸出效果为:T.f菌混合菌T.t菌空白,Cu的浸出效果为:T.t菌T.f菌混合菌空白,Tl的浸出效果为:混合菌T.t菌T.f菌空白,Zn的浸出效果为:混合菌T.f菌T.t菌空白;单菌和混合菌实验组对重金属的浸出能力依次为:CuAsZnCrTlCd。表明T.f菌和T.t菌的存在将会促进铊尾矿中重金属的溶出,从而将加剧矿区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8.
研究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对铅锌硫化矿尾矿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浸出和重金属形态变化有助于了解生物浸出作用的过程变化.通过考察生物浸出体系中不同的矿浆浓度对pH值和浸出尾矿重金属的影响,探究生物浸出过程的重金属形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浸出作用对pH值和尾矿重金属的浸出影响巨大,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加,pH值下降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重金属浸出率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佳的生物浸出矿浆浓度为50 g·L~(-1),Fe和Zn的最佳浸出率分别为85.45%和97.85%.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生物浸出作用对尾矿重金属形态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浸出时间的延长,重金属形态逐渐改变,首先易迁移的重金属被生物浸出,然后稳定的重金属也逐渐被生物浸出.  相似文献   
89.
《中国环保产业》2014,(8):70-71
正由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效微生物秸秆腐熟剂技术,适用于传统种植业废弃物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利用可溶性秸秆腐熟剂处理秸秆的生物处理技术,以秸秆生物发酵替代部分化肥,以拮抗菌代替部分农药,腐熟剂内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米曲霉、放线菌、生物酶、纤维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氨、硫化氢分解菌等多种活性菌,能快速分解农业秸秆中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将秸秆堆料中  相似文献   
90.
利用RNA干涉技术构建水稻DDB1(Damaged DNA binding protein 1)基因不同启动子驱动植物表达载体,DDB1-RNAi和DDB1-glu-RNAi.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愈伤,经组织培养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与野生型植株相比,两组转基因植株幼叶内DDB1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