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98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93篇
综合类   1077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63篇
灾害及防治   16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81.
为有效降低航道水域通航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将组合赋权方法应用于航道水域通航安全评价中.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确定了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的航道水域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利用博弈论将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可拓学3种方法计算所得权重进行最优组合,兼顾专家决策者的主观属性及数据蕴含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可拓性,然后基于可拓学关联度的概念对航道关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并对计算结果从权重角度进行灵敏度分析,考察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以宁波-舟山港为例,选取部分航道对该安全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82.
为探索振动舱室物理环境对脑力作业状态的影响特征,利用模拟舱室并控制其操作温度、噪声、振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测试体能相近的青壮年脑力作业受试者持续暴露2 h的工作绩效及相关生理、心理参数.对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提取受环境因素影响显著的参数——心率、耳膜温度、血氧饱和度、工作热情及神经行为能力指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可反应受试者作业状态的综合指标,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舱室操作温度与青壮年脑力作业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经分析检验,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实用意义.研究成果可为提高振动舱室青壮年脑力作业者工效保护、优化舱室环境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为有效降低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过程中因量化基础数据存在模糊性与随机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构造了基于模糊熵-云理论的二维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借助指标的云熵优化权重;其次对根据黄金分割定理划分的标准云数字特征进行修正,并提出一种正态云相似度的计算方法以确定指标的风险等级;然后为解决指标风险等级归属不确定、不一致的问题,引入模糊熵作为第二维评价参数反映评价结果的复杂程度;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既兼顾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又对指标风险等级归属差异做出了合理解释,比传统一维风险评价方法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984.
为准确预测煤层气中多组分气体的吸附性能,将空位溶液与Dubinbin-Astakhov(DA)理论相结合,提出1种适用于煤层气吸附系统的多组分混合吸附模型。在模型中,吸附体系被视为气体与假设的“空位溶质”的多元混合物,吸附体系视为气相和吸附相空位溶质之间的平衡。结果表明:根据单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采用D-A方程计算分析了生成二元(吸附质+空位)混合物中纯组分气体的活度系数,并优化吸附参数;模型能够根据在单一温度下收集的纯组分吸附数据预测不同温度下的多组分气体吸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在10%以内,充分说明模型是切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985.
温海洋 《安全》2007,28(9):28-29
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社会、生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生产中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为失误和"三违"的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986.
评析国内外以第一代人因可靠性分析(静态)、第二代人因可靠性分析(动态)为主体形成的人误防范理论和方法;针对目前不能量化人的生理、认知、心理等相关非结构性和非确定性参数和数据的"瓶颈",建立基于人-机-环系统业务流程的人误系统复合状态(Multiplex State ofHumanErrors System,MSHES)结构模型;探求运用粗糙集数据挖掘,对资深专业人员的经验规则信息、人因事故或事件分析的信息,挖掘人因层次结构中的根因与人误层次结构中的差错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基于规则的人误防范专家系统结构模型;探究人的风险性评估和人误防范理论。  相似文献   
987.
利用突变理论探讨事故致因模型,揭示事故致因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对构成的要素进行抽象化,将对众多复杂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人-机-环境-管理"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分析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在突变理论的蝴蝶型与该系统结合性的基础上,探讨和建立安全决策和安全对策模型,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危险程度分为理想的安全区域、危险区域、相对的安全区域。提出了危险程度和安全状况改进的数学模型,蝴蝶型突变理论能够揭示企业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988.
Ecosystem risk is a new concept in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and develop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regional ecosystem risk analysis. In this study, some new indicator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oasis ecosystem risk were established using reliability theory. These indicators are linked to water resource, which is the key restricting factor in arid area oasis ecosystems. They have clear meanings and can also be compared in different arid area oases. A case study in the Liangzhou oasis of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in China shows how to calculate these ecosystem risk indicators. The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are as follows: the reliability indicator, risk indicator, stability indicator, and integrated loss indicator of the Liangzhou oasis are 0.686, 0.314, 0.743, and 0.301, respectively. This means that the reliability degree of the oasis's ecosystem safety is 68.6%; the degree of risk that it is unsafe is 31.4%; the stability degree is 74.3%; and 30.1% of the oasis's area is supported by over-exploiting underground water and damaging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ecosystem. This result can be used as a guide in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ecosystem risk in the research area.  相似文献   
989.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N2O on main-group ion-exchanged ZSM-5 was studied using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TPD)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TP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desorbed temperature Tmax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mass intensity of N2O desorption peak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N2O on metal-ion-exchanged ZSM- 5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max followed a sequence of Ba2+ > Ca2+ > Cs+ > K+ > Na+ > Mg2+and the amount of adsorbed N2O on main-group metal cation followed a sequence of Ba2+ > Mg2+ > Ca2+ > Na+ > K+ > Cs+. The DFT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adsorption energy (Eads), which represents the strength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tal cations and the N-end or O-end of N2O.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nd of the N2O molecule was favorably adsorbed on ion-exchanged ZSM-5, except for Cs-ZSM-5. For alkali metal cations, the Eads of N2O on cations followed the order which was the same to that of Tmax: Cs+ > K+ > Na+. The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sistently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s of alkaline-earth metal cation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alkali metal cations.  相似文献   
990.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由于理论是对复杂现象的本质进行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其中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所以后人在引用德国诗人歌德《浮士德》里的这句话时,往往想当然地只引用一半,部分程度上导致了对"理论"的误读,从而形成"理论是灰色的"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