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92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1233篇
基础理论   219篇
污染及防治   179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室内急性暴露实验研究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消化腺富集Cu及其MTLP(metallothionein like protein)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Cu浓度暴露条件下(12.7μg/L和63.5 μg/L),贻贝消化腺内Cu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2.045和7.028μg/·(g·d)-1,富集系数分别为2 074和1 619.实验测定了所有样本的溶解态Cu与总Cu含量,2个暴露组二者的比值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低浓度组先降低随后上升到与对照样本几乎相同的水平,而高浓度组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不同污染程度生物体内金属消化机制进程存在差异.利用Brdicka极谱法测定了贻贝消化腺内MTLP的含量,对照组贻贝消化腺的MTLP平均含量为(0.551±0.037)mg/g;12.7 μg/L Cu暴露组MTL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范围是0.407~0.699 mg/g,而63.5 μg/L Cu暴露组在暴露初始MTLP水平就显著增加(p<0.001),变化范围由初始0.942 mg/g降至0.826 mg/g.分析结果表明贻贝消化腺内的MTLP水平随着水体及生物体内的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加,并与体内Cu浓度成明显的负指数增长关系(p<0.0001).  相似文献   
992.
水质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水质评价方法为单因子评价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文章探讨了以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算术平均法为主要评价方法来评价水体水质,文章探讨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因子的划分与《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指导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993.
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化学分级表征: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化学分级表征法即树脂吸附分级法(RA)的研究与进展,同时基于该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典型水质体系,从树脂的选择、净化、分级的定义、水样过柱流速、水样树脂体积比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了完整的实验参数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平原河网结构改造与水体有机物自净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模拟实验开展了平原河流的水动力条件、河道宽深比、建筑物遮光效应和水温等因素对水体有机物长期降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改善模拟河道的水动力条件,控制流速在1.5 m/h以上,可有效地减轻模拟河道有机物的污染现象及其在底泥中的积累速率;同时,控制模拟河道的宽深比在3.0左右,并最大限度地增加模拟河道的总体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对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十分有利.在相同的来水量下,不同的季节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不同的,模拟河道底部水温在10~15℃时,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最高,这也是河流最易发生黑臭的季节,此时可以配合城市内河置水工程,加大换水量及来水水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995.
搭建滤食性生物孵化器,利用藻类吸收水体中氮、磷,滤食性生物捕食藻类,实现微污染景观水体的原位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当TN、TP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0、0.100mg/L时,30L微污染景观水的最佳滤食性生物孵化器载体(50mm×65mm×75mm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投放量为15块;滤食性生物孵化器对微污染景观水中的叶绿素a、TN和TP均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对于TN、TP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低于5.0、0.100mg/L,更换周期在3d以上的微污染景观水,采用滤食性生物孵化器可将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0mg/m3以下,TN、TP可分别控制在2.0、0.0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996.
LFSA-GC技术测定水体臭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水体臭气的定量测定方法—单向一次性吹脱测臭 (LFSA -GC)技术 ,并用该方法对武汉东湖水体的一种致臭物质geosmin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7.
新型除藻剂对滇池含藻水体的除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前期研制的除藻材料的原材料中提炼出的除藻有效成分制备成新型除藻剂,并实验考察了新型除藻剂对滇池含藻水样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新型除藻剂后,实验处理的滇池含藻水样的各项水质指标均有明显好转:pH值从8.78降为6.65,吸光度值由0.028降为0.004;对CODMn、TN、TP、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1.64%、90.57%、95.87%、88.30%。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除藻剂对水体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具有较好研发前景的湖泊水体除藻剂。  相似文献   
998.
IntroductionAsanessentialelementforalgalgrowth ,ir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eutrophicationoflakesandotherwaters .Theroleofironinalgalgrowthmainlyliesinitsphysiologicalfunctionssuchaselectrontransport,oxygentransportorrespirationandfermentation (APHA ,1 975;Trudinger,1 979;Zhou ,1 998a) .Usually,ironispresentinenvironmentinrelativelyhighconcentrations .Incrustalabundance,ironranksfourthinnumber,onlybehindoxygen ,siliconandaluminium(Wedepohl,1 971 ) .However,ironisrelatively“scarce”intheb…  相似文献   
999.
大辽河口N、P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2003年9月在大辽河口水域进行水质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大辽河口N、P营养盐的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感潮河段、口门至口外的海域,N、P营养盐的含量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N营养盐保守性较好,其分布主要受海水和河水的混合产生的物理稀释的影响;相比之下,PO4-P由于其缓冲特征,保守性较差.根据调查区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结果,在辽河口口门附近海域和靠近辽东湾东岸的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和中等营养水平,在远离海岸的海域,水体呈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黄河流域氮磷营养盐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孟伟  于涛  郑丙辉  邓义祥  富国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46-2051
收集了黄河流域下游主要干流监测站近40a来(氮数据)或20a(磷数据)来的水质数据,同时,收集了流域各省人口、氮肥磷肥施用量(折纯)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等数据,研究了黄河氮磷营养盐通量(或浓度)的多年变化趋势,并统计了水质变化与流域人口、化肥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近40a来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但1990s后期受黄河断流影响有明显下降;同时,由于下游引黄灌区大量取水使得花园口-利津之间的氮通量相对入海口的氮通量为负值.黄河总磷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呈现趋势性变化,受断流影响1990s后期总磷含量值也明显减小.进一步分析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内人口、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而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黄河总磷含量和流域人口、磷肥施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均无相关性,而与黄河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水体悬浮物中的总磷含量为0.54g·kg-1,与黄土高原总磷背景值十分接近.由于黄河悬浮物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故判断黄河总磷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查明黄河流域氮磷输送量多年变化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为流域和海域污染控制及负荷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