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篇 |
环保管理 | 30篇 |
综合类 | 62篇 |
基础理论 | 21篇 |
污染及防治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汤珂;苏雅丽;李宏卫;罗朝晖 《安全与环境工程》2024,(5):239-248
自然保护地的管控要求高,然而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与自然保护地存在重叠,因此对自然保护地应该实施差异化管理政策,并在决策层面开展自然保护地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已建立的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系统,多针对矿产开发对矿山环境地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而对自然保护地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很少。首先,综合分析矿产资源的开发特点、矿山企业特点、矿山环境地质特征,参考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特点,筛选出对应的指标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构建自然保护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为基期,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资料分析,结合遥感解译评价结果,针对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工程项目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工程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得分为84.21分,属于“适宜(勘查)开发”等级,该案例验证了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该研究结果对同类型矿泉水开发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