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24篇 |
综合类 | 105篇 |
基础理论 | 28篇 |
污染及防治 | 14篇 |
评价与监测 | 6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微电解接触氧化系统中,研究了2-氯酚的降解特性和机理。在酸性溶液中,2-氯酚的降解效率比其在中性和碱性溶液的高。向其中加入活性炭,由于表面催化的作用使得2-氯酚更易降解。溶液中的溶解氧参与电极反应并促进2-氯酚的降解。降解产物有1,2-苯二酚、丙三醇、草酸和乙酸。通过对中间产物的分析,提出了2-氯酚可能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2.
吴昊 《消防界(电子版)》2023,(1):163-165
随着国家对安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我们周围有很多危险因素,比如火灾,因此防火工作非常重要。在我国的火灾管理中,消防工程学与功能化的火灾管理标准也随之产生。本文通过阐述火灾工程学的发展前景以及火灾事故发生后的重要性,使人们认识到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学生消费市场的调查分析,掌握武陵源风景区学生市场开发现状,对其所采取的学生市场开发策略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开发学生市场的对策,为武陵源及其他风景区的学生市场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Microstation软件对某化工厂区进行三维建模,在考虑实际外界风向、风速,不同点火源位置等重要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ACS,研究了有毒、易燃易爆的氯乙烯液化气体储罐安全阀气体泄漏和储罐底部物料管线液态氯乙烯的泄漏、蒸发、扩散和爆炸作用等过程,计算结果可以给出氯乙烯火灾、爆炸或扩散中毒等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和相关精确物理量.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常温下的氯乙烯液化气体球罐,球罐安全阀泄漏后罐区及周边不会有燃烧或爆炸危险;而物料管线在特定的液相泄漏情景下,蒸发扩散的氯乙烯气云则有可能发生气云爆炸;但在弱约束条件下,爆炸冲击波作用比较微弱.该研究方法及其结果可以为石油化工企业选址、设计布局、安全规划、风险分析、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等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溶洞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洞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得当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否则便会造成不可逆的资源破坏。以张家界溶洞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对溶洞资源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溶洞的景观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溶洞开发措施,为张家界市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苏州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苏州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对苏州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对经济发达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地震应急救援群决策中专家偏好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登普斯特-沙弗尔(D-S)证据理论的专家偏好型应急救援群决策方法。首先,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方案资源的客观属性以及专家的主观偏好,在传统地震救援群决策过程基础上,设计改进的专家偏好型群决策过程;然后,借鉴应急协商模型,设计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资源的偏好函数,基于三角模糊数定义专家主观偏好程度,并运用D-S证据理论综合专家偏好度作方案选择;最后,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为试验算例,开展方法对比性试验和偏好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仅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资源或基于三角模糊偏好相比,考虑方案执行时间和资源偏好的决策方案更能满足实际地震应急救援需求,且专家的平衡性偏好更有利于地震应急救援方案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邓家逸;余东;吴昊;杜军艳;蒲生彦 《环境科学学报》2023,43(11):290-299
以广西某铜冶炼场地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土壤样品395个,测定场地特征污染pH、Pb、Cd和As含量,基于地统计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研究场地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地积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不同场地深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运用PMF模型对重金属进行源解析,定量化污染贡献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呈明显的块状分布,不同深度土壤As平均含量均超过土壤元素背景值,Pb、Cd和As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场地生产区;在垂向分布特征上,Pb和Cd污染主要集中于土层0~9 m,As的污染区域分布更广更深;Pb、Cd和As均存在地质累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Pb和As累积量均呈降低趋势,Cd积累量在9~22 m土壤深度上存在上升趋势,地质积累指数大小顺序为Cd>As>Pb;研究区土壤总体呈重度污染,风险程度As>Cd>Pb;源解析结果得到4类主要污染源,分别是工业废渣源(75.4%)、矿石冶炼源(95.9%)、污水泄露源(60.4%)和化石燃料燃烧源(64.9%).研究得出的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富集特征,可为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