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电沉积法处理电解锌漂洗工艺废水,以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资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电沉积反应过程中电沉积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回收重金属锌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当V=6 V时,速率常数k=0.0214。最佳实验条件为:槽电压V=6 V、电解时间为45~60 min、pH为2.5~3.5,反应过程中应充分搅拌。利用电沉积法处理电解锌漂洗废水,将重金属Zn2+还原为单质锌,处理废水的同时实现重金属资源的回收,在工业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将生活垃圾焚烧厂从整体到局部分为场站-工艺-单元三个层次,通过现场调查,获取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在2009~2011年不同层次耗能排污数据。分析表明,在焚烧工艺中焚烧单元处理单位垃圾的电耗达到60.83 kW·h,余热发电单元水耗最大,尾气处理单元的电耗和水耗相对较小。不同场站在处理单位垃圾时烟气和炉渣产量比较接近,但飞灰排放差异较大,在2.92~24.78 kg/t垃圾之间。渗沥液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水质相对稳定,MBR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但其耗电量较大,占渗沥液处理工艺总耗电量的87.55%。焚烧工艺发电最优值为423.77 kW·h/t垃圾,产生的电能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剩余1.8×108 kW·h的电能,可用于渗沥液处理工艺或输向场站外部。每吨渗沥液处理最多可产生中水0.962 t,全北京市每年产生中水196456 t/a,使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调研得到的北京市13座粪便消纳站2009—2011年3年的平均数据,从固液分离、絮凝脱水、污水生化处理3个单元的电耗、残渣来分析北京市粪便消纳站耗能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同单元有着自身耗能排污的特征,固液分离单元中,耗电情况受场站影响比较大,处理1 t粪便约耗电0.38~1.62 kW·h,排放残渣1.26~4.52 kg;絮凝脱水单元中,每处理1 t粪便耗电0.54~5.14 kW·h,产生粪渣0.012~0.26 kg;生化处理单元中,每处理1 t污水需耗电4.3385 kW·h,同时能得到0.9604 t的中水。  相似文献   
4.
近4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土壤水分补给量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北干旱区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熏针对区域自然地理和土地利用特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熏考虑研究区内降雨、径流、地下水以及灌溉等影响因子,建立土壤水分补给模型来推算土壤补给量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近40年来穴1961-2000年雪该流域土壤水分补给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域内的土壤水分补给量与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流域内的土壤水分补给总体上较少但也存在空间差异,其中在绿洲区最高,在山地区略高于荒漠区。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1项目重大意义黄河问题研究属于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历史上黄河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遍及全河,洪灾主要集中在下游,突出表现为频繁的洪水决口、泛滥和河流改道。黄河治理特别是下游治理,历来是民族兴邦的大事。自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下游防洪取得了70年伏秋大汛不决口重大成就,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黄河下游大量泥沙淤积在中常洪水行洪通道,形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垃圾单组分(蛋白类和糖类)厌氧降解初期的产气动态规律和恶臭特征。结果表明,糖类物料厌氧降解的累积产气量大于蛋白类物料,各物料的气体排放动态曲线不同,酪蛋白和淀粉物料呈现Monod型曲线,而纤维素物料呈现2次Monod型曲线;蛋白类物料降解产生的恶臭气体成分更丰富,且动态变化曲线有多种形式:硫化氢、磷化氢和硫8的浓度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聚硫醚浓度曲线呈S型,挥发性脂肪酸(VFAs)呈Monod型曲线;臭气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蛋白类物料产生的臭气强度高于糖类物料。单组分垃圾产气规律和恶臭特征的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恶臭原位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现有对策有效度进行分析.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查阅总结现有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构造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对策的层次分析结构图,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对策的权重,得出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现有对策的有效度排序依次为走垃圾产业化道路>建立示范小区>加大资金投入并完善收费制度>政策法规的完善及严格执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合理设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中,生态足迹形象地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1)生态足迹的理论背景、相关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能值分析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和投入产出法等综合应用的趋势;(2)生态足迹在全球、国家、地区尺度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国际贸易、能源、旅游、交通、饮食等领域的应用进展;(3)土地互斥假设、全球面积单位、等效因子取值以及研究尺度方面的局限性。最后,本文指出了在多指标整合、污染影响分析和家庭消费尺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将生活垃圾焚烧厂从整体到局部分为场站-工艺-单元三个层次,通过现场调查,获取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在2009~2011年不同层次耗能排污数据。分析表明,在焚烧工艺中焚烧单元处理单位垃圾的电耗达到60.83kW·h,余热发电单元水耗最大,尾气处理单元的电耗和水耗相对较小。不同场站在处理单位垃圾时烟气和炉渣产量比较接近,但飞灰排放差异较大,在2.92~24.78kg/t垃圾之间。渗沥液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水质相对稳定,MBR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但其耗电量较大,占渗沥液处理工艺总耗电量的87.55%。焚烧工艺发电最优值为423.77kW·h/t垃圾,产生的电能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剩余1.8×108kW·h的电能,可用于渗沥液处理工艺或输向场站外部。每吨渗沥液处理最多可产生中水0.962t,全北京市每年产生中水196456t/a,使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垃圾转运站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对转运站恶臭污染控制和渗滤液处理有重要意义。选择北京市大屯垃圾转运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转运站垃圾压缩原液中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包括22个门,357个属,菌属Lactobacillus、Acetobacter、Paralactobacillus、Acinetobacter、Pseudomonas、Prevotella、Klebsiella、Bacteroides、Myroides在细菌群落中占比均>1%。真菌包含4个门,67个属,Candida为真菌中的优势属,其比例占真菌群落的96.7%。古菌有3个门,35个属,其中菌门Parvarchaeota占古菌群落的86.4%,其所包含的物种在纲、目、科、属分类水平上目前均尚未命名;古菌中产甲烷菌种类丰富,共有18个属。垃圾转运站渗滤液中微生物种类丰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真菌、古菌次之。转运站中的微生物已形成了一个初步的降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