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制浆造纸废液采用厌氧方法处理正越来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性。至1990年为止,至少有37套生产型厌氧处理系统在世界各地的制浆造纸企业投入运转或正在建设中。对它们的研究将会为今后大规模地推广应用多种工艺系统提供宝贵的运行、设计经验及可靠性数据。本文将对它们的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在活性污泥工艺的日常运行管理中,借助显微镜对生物相的结构进行观察,然后对过程的运行情况作出初步评价、采取相应对策的管理方法具有时间快、方法简单等优点。本文在用活性污泥法处理薯干酒糟消化液的试验中对活性污泥生物相结构的变化和过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观测,初步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以便作为以后生产性设施运行管理时对理化指标的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比阻的方法对薯干酒糟直接进行罐式厌氧发酵后剩余厌氧污泥的沉降和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絮凝剂的筛选和最佳投药量的试验。得到了:当使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S,投加量在1700~2500ppm时,可使污泥的比阻降至0.1~0.4×109秒2/克之间,此时进行污泥机械脱水最佳。脱水后的污泥可作为高效有机肥料,据研究,每立方米干物质量为4%的污泥相当于氮、磷、钾复合肥料2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4.
程言君 《环境科学》1992,13(3):43-44,85
利用超滤的分离特性剖析制浆洗漂废水及其絮凝上清液的COD的分子量分布,以探讨、评价絮凝法处理此类废水所能达到的最佳COD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洗漂废水中MW>10000与MW<3000的物质是COD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占76%;COD最佳去除效果为70.3%。  相似文献   
5.
制浆漂白废水的环境影响及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有关制浆造纸工业漂白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污染控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是重要工业污染源,使用氯漂的制浆漂白废水全有毒、致突变、难降解的有机氯化物。对该废水的环境影响及污染控制的研究目前集中于木浆多段漂。我国制浆工业以非木材为主,工厂小、技术落后,多采用次氯酸盐单段漂。研究草浆漂白废液之组成、环境危害、致毒因素,为治理提供依据,是我国环境化学工作者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废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厌氧性、兼性或好氧性)的活动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是有机物或个别无机物如硫、氰等。生物处理仅能对可生物降解的物质起作用,一般废水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都能不同程度地被微生物所降解,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或者很难为微生物利用,如造纸废水中的木质素、化工废水中的不溶性物质等,其抗降解能力大,通常认为是不可降解的,还有象纤维素类物质等也是相当难生物降解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如溶解度、毒性、生物体内富集趋势,在沉积物表面上的吸附趋势,生化降解性等与其物化性质的关系。由分子结构所决定的这些物化性质中影响最大的是亲脂性,通常用化合物在正辛醇-水系中的分配系数log P量度。对于可离解的有机酸、有机碱,其离解常数K_a、K_b通过环境水域pH的变化亦强烈地影响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对计算法求1ogP值,直接摇瓶法及间接色谱法测logP值进行了讨论。以酚类为例介绍了有机酸离解常数pK_a的测定方法,logP及pK_a的同时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范松春  凌爱莲 《环境化学》1993,12(3):187-193
本文研究了丙烯腈-醋酸乙烯二元共聚物[P(AN-VAc)]超滤膜及其性能。研究了共聚物材料、铸膜液成份和成膜工艺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膜的物化稳定性和耐菌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P(AN-VAc)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膜材料,其对添加剂的适应性尤佳。本文还通过对红外光谱及电子显微镜扫描对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中氯代酚类化合物的直接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时加入乙酸酐及正已烷使氧代酚乙酰化,其酰化衍生物萃取入正已烷相。萃取物随之由配备电子捕获检测器的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进行分析。测定ppb浓度的氯代酚仅需试样5毫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简称“国标”),某些地区也制定了一批地方排放标准(简称“地标”)。排放标准的“宽”、“严”或其可行性评价,不是抽象的或主观的概念,而应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本文试图结合某地区的科研实践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可行性的评价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供讨论商榷。进行分析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