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06篇 |
免费 | 971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01篇 |
废物处理 | 20篇 |
环保管理 | 597篇 |
综合类 | 3124篇 |
基础理论 | 540篇 |
污染及防治 | 110篇 |
评价与监测 | 221篇 |
社会与环境 | 473篇 |
灾害及防治 | 3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4篇 |
2024年 | 141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269篇 |
2020年 | 213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169篇 |
2016年 | 202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403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317篇 |
2011年 | 371篇 |
2010年 | 429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317篇 |
2007年 | 227篇 |
2006年 | 218篇 |
2005年 | 668篇 |
2004年 | 290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2):29-29
2004年12月18日-20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评估团对国家二噁英监测华东分中心所在地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了现场调研。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工李国刚向专家组介绍了该项目的实施背景、必要性及总体规划,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宋跃进向专家组汇报了该站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陈家其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2,4(1):24-26
本世纪70年前,全球因灾害每年经济损失400亿美元,其中40%是洪涝灾害损失.1988年我国发生洪涝灾害62次,居20多个常见灾种之首位,经济损失254亿元,占灾害总损失的54%.江淮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产业密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约占全国1/7的土地,1/4的人口,提供了1/3以上的工农业产值.位于长江下游南翼的太湖流域,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士地面积仅占全国0.4%,人口占3%,而工农业产值竟占全国1/6.江淮丘陵和里下河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钢铁和商品粮基地.因而防治江淮流域洪涝灾害,具有特别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辖区环保目标责任,注重特点,狠抓落实,全省环保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环境质量依然严峻,形势不容乐观。一、全省环保工作情况第一,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开局好,起步快。年初,省政府组织编制了《陕西省环境保护第十个五年计划》,并纳入了省人大通过的《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是我省环保规划首次列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专项计划。纳入计划的244个子项目中,当年开工169个,占项目总数的69%。全年环保投资43.7亿元,占全省G… 相似文献
8.
田丁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1,21(3):40-40,17
为实现我省“十五”期间“重点污染企业60%以上实现清洁生产”的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辽宁省清洁生产行动计划纲要(2001——2005)”,制订2001年省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工作方案。 2001年省级清洁生产试点企业10家,试点工作分为筹备、培训、清洁生产审核、可行性研究、工程实施五个阶段,其中审核和工程实施两个阶段是工作的重点。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在2001年4月1——30日期间,各试点企业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筹建清洁生产审核小组。按照企业规模的不同,审核小组由3-6人组成,组长由主管厂长(…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高极地半沙膜地区和一个亚极地的矮生灌木荒地,进行了5个生长季节的试验,试验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温度和夏季的降雨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一两种对立的欧洲极地生态系统对预测的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恢复力,这两种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都很敏感,其中引起最大反应的是养分,其次是温度,然后是水分-水分的影响几首不可测,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反应的趋向,大小和时间又各自明显不同,其中一些观察到的反应与在阿拉期加湿地丛生苔原及其它欧洲亚极地地区进行的平行研究观察到的反应是类似的,但是其根本的机制却不一定相同的,在亚极地矮生灌木荒地的群落性水平的变化是由在本群落已经存在的几个关键物种的反应引起的,而在高极地的关沙漠化地区,反应却是由本地物种和外来物种同时决定的,极地植物和群落对养分富集和温度折反应要比报道的对比CO2浓度的升高或紫外线B辐射通量的反应大得多,尽管在决定对当前环境变化的变量中,不同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许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