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2014—2016年齐齐哈尔市PM_(2.5)与PM_(10)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并探究PM_(2.5)/PM_(10)以及PM_(2.5)与PM_(10)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4—2016年齐齐哈尔的PM_(2.5)与PM_(10)的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6.7、62.9μg/m~3,且呈逐渐下降趋势;冬季的PM_(2.5)与PM_(10)浓度最高,秋季次之,春季与夏季相对较低;2014—2016年PM_(2.5)与PM_(10)质量浓度月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整体呈现2—6月逐渐下降,9—11月逐渐上升的规律;PM_(2.5)与PM_(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现象;对PM_(2.5)与PM_(10)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896 3。同时,残差分析也说明两者拟合情况良好,四季相关系数为r_(秋季)(0.982 2)r_(冬季)(0.964 4)r_(夏季)(0.943 9)r_(春季)(0.829 6);2014—2016年PM_(2.5)/PM_(10)平均值为55.27%,大气颗粒物PM_(2.5)的贡献率高达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
内陆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问题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入剖析生态补偿与社会区位条件以及自然区位条件的关系,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石羊河各流域区位条件对补偿标准制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 年石羊河流域各地区基础数据,建立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计算各流域不同植被类型补偿标准。研究结论如下:①合理补偿标准不仅需要考虑各生态系统的差异性,还必须保障补偿者的承担能力和满足受偿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合理制定补偿标准也是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②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和经济行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应建立差别化、动态化补偿标准;③利用区位差异条件可以科学地制定区域间生态补偿的分配标准,有效避免以往生态补偿政策制定中的“一刀切”现象。  相似文献   
3.
团簇离子源的发明和使用,使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法成为材料表面化学分析越来越重要的手段,TOF-SIMS法的主要测试功能包括表层质谱、化学成像及深度剖析3种。采用TOF-SIMS法对一次污染过程中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表层进行检测,得到了PM2.5表面成分的质谱及成像信息。结果表明:PM2.5表层存在多种金属离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的形貌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的成像亮度分析可知,K+、Na+、Mg2+响应强度相对较强,含量较高;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金属离子定量可知,2018年11月4日和12月24日的K+、Na+、Mg2+的平均质量分别为1.809 5、0.443 8、1.526 2 mg;从形态分布上看,PM2.5表面烟尘集合体含量较多,其次为燃煤飞灰、矿物颗粒和超细未知颗粒;PM2.5表层的有机物离子CxHy片段也较多,经过m/z的测试数据进一步确定,表明颗粒物表层含有大量的脂肪烃和芳香烃;除此之外,还存在含N、O、S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相似文献   
4.
以唐山市水源水和终端水为实验材料,对淡水藻类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探索,大致分为以下九种:培养基筛选法、稀释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毛细管分离法、小滴分离法、pH值分离法、温度分离法、抑制剂分离法。同时探索淡水藻类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5.
聚醚多元醇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采用厌氧生物滤池与O/A/O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达到天津市污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饮用水和水源水中藻类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定市居民饮水的水源水、水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存在状况做了初步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了解水源水、水厂出厂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测定藻类叶绿素a的含量来评定其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经过3月份至6月份的检测,发现除3月份水源水接近富营养化外,其余全为贫营养化.保定市水源水和终端水中藻类的状况在以非常明显的趋势好转.  相似文献   
7.
从聚醚生产工艺过程及聚醚废水的组成入手,分析了聚醚废水中氨氮的来源、控制氨氮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并展示了通过A/O/DNF处理工艺高效去除氨氮的工艺流程,运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