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在介绍伊犁地区矿泉水资源与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泉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征,并给出了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2.
论新《刑法》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设立、认定以及刑事处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对保护环境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分别阐述了我国目前原生资源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通过原生资源与再生资源在性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节能方面的比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相似文献   
4.
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对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状况和问题作了分析,探讨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和实现途径,提出了促进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5.
冀南产野生木本资源植物200种,隶属43科91属。其中超过5种的科有13个,蔷薇科30种最多,其次为豆科24种,忍冬科、榆科、杨柳科均在10种以上。1、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松科。木材可供建筑、电杆、矿柱、造船、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树干可提取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栲胶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城市是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耦合成的大系统,也是地下水高度集中开发的地区。地下水是干旱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文章从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出发,阐述了城市水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重点探讨了城市地下水超采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岱海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岱海流域水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岱海流域水资源所面临的水量、水质以及环境生态问题,得出岱海流域水资源以及水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岱海流域环境、资源、人口、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工业行业资源环境节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业行业资源环境节约水平评价模型,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依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划分了工业行业资源环境节约水平的等级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对工业行业的资源环境节约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的13个工业行业的资源环境节约水平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并且文章结合行业产值贡献水平,提出了各工业行业发展的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9.
略论麦草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麦草的纤维特性与小麦苗营养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几年发展的麦草利用途径与评价,最后讨论了麦草综合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Women and biodiversity: The long journey from users to policy-mak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broad acknowledgment that women's local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is fundamental to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and conserve biological diversity, few women are represented at the managerial and decision‐making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and organizations. The United Nations, its agencies and agreements have long promoted the full and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So how can commitments contained in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be translated into concrete actions? By using the case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one of the key agreements adopted at the 1992 Earth Summit in Rio de Janeiro,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gender‐equitable initiatives tend to assume an ad hoc character with few governments effectively involving women in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or its subsidiary bo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