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确定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的关键风险因素,以A省各地市燃气管网为研究对象,基于燃气专家经验确定燃气管线风险等级,提出基于Logistic回归的燃气管网风险因素重要度分析方法。采用样本增强及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400个均衡样本作为管网评估数据输入,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降维,得到3个公共因子并作为一级指标反向构建燃气管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根据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对风险因素进行重要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外界环境对燃气管网风险的贡献程度相对较高,管道自身因素和巡检养护次之。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燃气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化学防护服(CPC)气密性的影响,以3种不同材质(聚乙烯、丙烯、氯化丁基橡胶)的化学防护服为研究对象,利用气密性测试仪和环境实验舱,在10~66 ℃温度条件下处理2 h后,分析环境温度对3种化学防护服样品气密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工况处理后化学防护服气密性能在10~25 ℃段上升,在25~50 ℃段下降;聚乙烯材质化学防护服失效温度为66 ℃,其他2种材质的服装失效温度为50 ℃。研究可为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淋雨及不同温度条件对消防员防护服各部位热阻的影响,以消防防护服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舱和暖体假人系统,在20 mm/h降雨强度和20~30 ℃的复合环境条件下,研究淋雨、不同温度复合环境对服装各部位热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淋雨过程中,服装热阻的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再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淋雨与不同温度复合环境会使得消防防护服热阻降低,其中影响较大的部位为上臂部、腹部、胸部、背部及臀部等。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针对城市运行和具有防灾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日常生产生活的社会单元专属空间等时域连续的城市安全空间,提出包括突发事件、承灾体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城市安全空间构建理论;通过物联网监测、风险评估与精细化管理,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综合防控体系和社会专属空间安全保障体系等城市安全空间构建技术,并在合肥市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城市安全空间构建理论与技术,融合城市公共空间安全运行感知、动态风险监测与预警、决策指挥、统一调度及效能评估等功能,能使社会专属空间具备独立安全防御的能力,使城市安全保障模式从被动反应到主动引导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外无氰镀锌工业发展概况: 电镀是保护金属机械的。能起到防蚀防锈,耐磨损的作用,能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所以电镀工业在机械工业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而镀锌又是占电镀总产量的60%,在机电行业中产量高达70%—80%,所以研究有关改进镀锌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远景规划中,电镀工业是我国工业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城市燃气管线泄漏极易导致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城市安全。通过监测预警技术,快速准确地发现泄漏,防止可燃气体聚集,是保障燃气管线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燃气管线相邻地下空间安全监测预警方法,构建了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分析推演和决策支持一体化安全监测系统,并应用于合肥市2.5 km燃气管线及其相邻空间高风险区域。结果表明,提出的燃气管线相邻地下空间安全监测方法可用于燃气管线泄漏监测预警,以减少或避免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泄漏孔的各种因素对深埋土体中燃气管道泄漏的具体影响,采用1个包含燃气管道的三维模型,研究单个泄漏孔的大小、位置、形状对于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的影响,并建立大小相等的双泄漏孔的燃气管道,确定双泄漏孔间距对于燃气泄漏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孔越大,燃气在土壤中的扩散速度越快,且泄漏孔的大小对深埋燃气管道泄漏的影响最大;泄漏孔位置的影响次之,顶部与侧壁的泄漏孔扩散速度相差无几,底部泄漏孔的扩散速度远低于前2者;双泄漏孔间距的影响较小,双泄漏孔的距离越小,甲烷的扩散速度越快;泄漏孔形状对于深埋燃气管道泄漏扩散的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论的企业安全文化模糊层次(AHP-Fuzzy)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安全问题的特殊性,以系统论的思维方法,分析企业的安全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及其子系统),从整体上探讨安全文化的评价因素,建立了三大视角,8个要素,28条指标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结合AHP方法和模糊(Fuzzy)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安全文化不仅体现在企业组织内部,还具有时间和空间属性,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应该从3个维度来测量。实证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方便运用于各类型企业。  相似文献   
9.
10.
<正>安徽省合肥市政府于2015年5月起,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系统运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城市中的桥梁、燃气、供水、排水、电梯等城市基础设施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的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生命线工程涉及水、电、气、热、交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