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江西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交通运输、电力传输、通讯设施、能源供应、农林业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损失巨大。本文通过总结在灾害期问江西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方法,分析了在应对灾害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处置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建议和对策。为各级政府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Cd、Zn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Cd、Zn等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由于环境化学研究的开展认识到重金属元素在河口环境中受到多种因子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悬浮颗粒物的表面特性与重金属的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初步揭示了长江河口区悬浮物表面理化特性的变化与水体重金属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动态贴近度法及其在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方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只考虑水质随空间的变化,没有考虑水质随季节的变化;二是引入了相关水质标准作为参考点进行距离计算,得到的贴近度物理意义不够明确.为此,本文提出了新的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模型-动态贴近度法.该模型同时利用了水质监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使优化布点的信息更加合理、全面;避免了不同水质标准值作为参考点带来的排序不一致问题.一个城市水质监测点优化布设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贴近度优化模型的放大作用,使得聚类效果明显提高,易于进行水质监测点的分类和排序.  相似文献   
5.
用底物尿酸的紫外吸收变化跟踪反应,用单或双底物米氏方程和初速度估算苛求芽孢杆菌胞内尿酸酶最大反应速度,按Arrenius经验公式得到该尿酸酶在pH 9.2和pH 7.4的活化能,但这些活化不能解释其在两个pH下的催化活性差异.该酶同常见嘌呤衍生物氧嗪酸、黄嘌呤和尿酸有亲和力,但对尿酸亲和力最低,且亲和力与嘌呤衍生物解离成阴离子的能力相关.在生理条件下,该酶对尿酸的亲和力相对于最适条件有显著下降.据此推测,优化静电相互作用选择性增强该酶对尿酸的亲和力是提高其成药性的可能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长江口海区(包括倾废区)的水化学要素、营养盐及重金属等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水、底质的环境基线状况;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观点探讨了倾废区区划方案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