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在将PBPK模型与剂量-反应的多阶模型相结合用于苯职业暴露的致癌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Euler数值解法,借助Excel电子表格对模型进行求解;然后针对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采用Crystal ball软件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致癌风险进行概率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实地收集数据,使用该方法对某涂料生产项目进行苯暴露致癌风险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和实地验证表明,该方法计算出的风险值符合实际发病情况.该方法可以定量评估对人体有害的职业暴露危险源,提供工人致癌风险的概率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苯长期职业性暴露下的致癌风险进行定量评价,以期为职业肿瘤等严重职业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芳烃装置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四段法对某芳烃装置苯长期职业性暴露下的致癌风险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收集相关的动物实验、人群流行病学数据等资料,再根据工作场所中实际的环境暴露浓度,建立内暴露的剂量-反应评价多阶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职业暴露人群在此环境下长期工作所存在的患癌风险概率。结果:该芳烃装置相关工作人员90%情况下苯暴露致癌风险低于2.55×10~(-4)。结论:该装置工人苯暴露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水平,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进行定量风险评估,探讨其在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从而提高职业病危害评价水平。方法以某石油化工聚酯装置的短丝及聚酯生产车间为对象,通过对其生产工艺过程噪声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劳动者职业暴露的特点、检测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并对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对个人使用的防噪耳塞防护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装置的噪声检测结果与国际标准化组织1971年发布的0a—45a间连续性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的关系表相结合,对聚酯装置噪声所致听力损害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牵伸工、卷绕工和切粒岗存在噪声暴露时间长、暴露强度高的特点;聚酯装置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85.5dB(A)—99.7dB(A);卷绕机频谱带较窄;切粒工及卷绕工护耳器保护不足;卷绕工发生听力损害的危险率最高。结论对高噪声作业进行职业暴露评估是研究劳动者听力保护管理的重要方法,其中关键的步骤就是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通过开展生产性噪声职业暴露的调查与风险评估,可进一步探讨噪声危害的客观规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噪声危害控制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说明噪声的职业暴露及风险评估在今后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某化工企业的聚氯乙烯分厂为研究对象,引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即危害鉴定、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对不同作业任务(清釜、看釜、巡检和配料)工人的氯乙烯职业暴露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从非致癌效应来看,看釜、巡检和配料岗位工人暴露于VC引起肝细胞多态性的HI值均高于安全阈值1,其中看釜工的危害指数最大,引起的不利健康效应最严重。从致癌效应来看,清釜工暴露于VC引起肝血管肉瘤的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而看釜工患肝血管肉瘤的风险值R,达到可接受上限10-4对应的工作年限ED=1.91 a,因此,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该岗位的职业暴露。巡检和配料岗位的肝血管肉瘤风险达到可接受水平上限10-4时,对应的工作年限分别为4.36 a和9.33 a。由于健康风险评价更侧重长期暴露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即使工作场所满足国标规定的浓度阈值,仍然存在工人长期暴露于低浓度致癌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应用ALOHA软件对苯塔泄漏事故后果进行了预测分析,参考ERPG、IDLH浓度阈值,对企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苯暴露风险的定量研究方法,利用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与剂量—反应关系,进行苯暴露的致癌风险评价。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PBPK模型模拟软件,计算苯经吸收转化后进入人体的数据。将模拟得到的内剂量代入致癌风险计算公式中,得到苯暴露的致癌风险,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确定风险概率分布,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最后将此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应用于天津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分析工人苯暴露下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工人苯暴露的致癌风险明显超过了最大可接受风险值1×10-4,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法规及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对电子封装行业内通常使用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暴露分析,将健康风险进行分级、定量评价,得出结论:行业中回流焊工艺可能产生的铅烟、电镀车间存在的硝酸、失效分析中使用的氢氟酸等,其职业暴露风险为中等风险水平;但由于化学物质的健康危害等级HR因其固有性而相对不变,而其会随控制措施的效果高低而变化的暴露等级ER是一个可变的要素,不同企业的控制措施的水平高低不同,其最终的风险等级可能是不同的。行业中使用的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职业暴露风险为低风险水平,前提也是在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环境下。因此,控制措施的水平就是决定风险等级的最重要因素。时时地运行和维护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确保风险水平不发生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