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痕量Cr(Ⅲ)可以对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DN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产生强烈增强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增强的幅度与cr(Ⅲ)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Ⅲ)的RLS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O.5×10-6-5.O×10-6mol/L,检测限(3δ)为7.8×10-7mol/L,对1.O×lO-6mol/L的Cr(Ⅲ)标准溶液进行连续9次平等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用该法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分析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用铬渣作熔剂的高炉法生产钙镁磷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亚嫔 《化工环保》1990,10(3):169-172,180
本文介绍了用铬渣作熔剂的高炉法生产钙镁磷肥的工艺路线、铬渣在高炉中的解毒机理、除毒效果以及磷肥的肥效,指出了此法是一条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值得推广的铬渣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地力、利用条件、区位条件3方面筛选出12个指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引入熵权法、障碍度模型等测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潜力和建设难度系数,最后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耦合两者评价结果,提出了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结果表明:南岸区已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条件的耕地面积约76.6 hm~2,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量的11%,其余624.19 hm~2耕地可通过土地整治逐步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在空间上,建设潜力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广阳镇,建设难度等级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按照先易后难的建设原则,建设时序也需遵循从北向南的规律依次开展整治工程。研究结果可为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淀山湖生态修复试验工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08年10月~2009年9月每月1次对7个生态工程内外共计13个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工程类型对水质影响差异较大。各工程内外浮游植物种类数、群落组成随时空变化无规律性差异特征。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受水华影响较大。水华前,各工程优势种主要为尖尾蓝隐藻、小球藻、模糊直链藻和链丝藻等,控藻区、前置库、近岸工程内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明显低于工程外;水华时,多数工程上述两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点,近岸工程、综合示范工程和控藻(5a)工程中微囊藻优势明显。两控藻工程间和两前置库工程间水华期间效果差异较大。1a控藻工程中蓝藻密度和水华时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点,水华期间3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类型工程的浮游植物参数在工程内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铬盐工业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全国铬盐工业多家企业调研的基础之上,对铬盐工业的生产现状、主要生产工艺及排污节点、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控制技术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淀山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淀山湖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于2009年4月-2010年3月采用黑白瓶法对其进行逐月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以C计)四季变化规律为夏季[0.95 g·(m3·d)-1]冬季[0.83 g·(m3·d)-1]春季[0.77 g·(m3·d)-1]秋季[0.62 g·(m3·d)-...  相似文献   
7.
曾亚嫔 《化工环保》1990,10(3):175-178
铬酸酐又名铬酐或三氧化铬,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每生产1吨铬酐约产生1.35吨左右的废渣。废渣的主要成份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8.
张贤明  曾亚  陈凌  宋华  欧阳平  刘先斌 《环境工程》2015,33(12):100-104
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产生的钛渣中含有大量的钛资源,其综合利用是解决高炉钛渣环境污染、实现其高附加值应用的关键。介绍了目前高炉钛渣的综合利用现状,包括建材、水泥、耐火材料、钛渣富集及提取技术等,并指出由于高炉钛渣中含有TiO_2等活性组分,经处理后可用于废水、废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降解、吸附等领域,是高炉钛渣综合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以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或特大型城市,对于欠发达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关注不够。基于RS与GIS技术,通过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5期TM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建成区数据,利用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和速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及形状指数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 a间城市空间扩展及形态演变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1)随着时间增长,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及速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紧凑度持续降低,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递增,城市扩展极不稳定;(2)城市空间形态受重大事件影响易发生"突变",随着时间的沉淀,空间形态再发生"整合";(3)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前10 a的移民安置工程为城市形态的"突变"提供了良好契机。2007年之后,在经济发展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核心动力支撑下,研究区城市扩展主流模式侧重于沿一到两个方向扩展,形成"一心两辅"的发展态势;(4)在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规划用地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避免"边发展、边污染"的被动局面,同时结合自身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势,在各个方向上形成依附在中心城镇周围的腹地并作为未来扩展的基础,构建副中心城市,将城市形态有序沿城市发展中心蔓延,形成"一核多翼"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