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光荣 《环境》2006,(9):66-67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削减2.9%和1.1%,在全国17个重点省(区,市)中,广东是唯一一个两项指标双双“掉头向下”的省份。在广东省GDP上半年快速增长14.4%的情况下,两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双双下降,使我们听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坚强足音,表明广东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已经得到了初步遏制。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定环境行政违法事实,恰当地对违法者予以行政处罚,是环境行政处罚主体(下称执法者)追究违法者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基本要求。但是,实际工作中,违法不罚,合法受罚,畸轻畸重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于给违法者环境行政处罚偏轻偏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赔偿,即环境行政赌偿,是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行这一制度,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促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下统称环境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一、环境行政赔偿的概念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河流生态河岸日益受到重视.从城市河流河岸的现状分析,到国内外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研究,包括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规划与实践,较为全面的体现了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结构与功能,并提供了亚热带城市河流生态河岸的研究案例,基于亚热带的气候条件及研究基础,为亚热带城市河流生态河岸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混凝—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二次混凝新工艺处理印染行业染色废水,研究了PFS、PAC、PAFC 3种混凝剂对废水处理的效果,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混凝-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联合运行效果,二次混凝PAFC投加量对生化出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PAFC对染色废水处理效果优于PFS、PAC,在投加量为300 mg/L时,CODCr的去除率达到40%,色度的去除率达到65%;水解酸化池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8h,对CODCr去除率达30%,色度去除率达60%;接触氧化生化池对CODCr去除率达70%,色度去除率达50%;二次混凝沉淀实验PAFC在投加量为60mg/L时,生化出水CODCr、色度去除率均达到50%,废水各项指标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7.
在1988年以前,苏联自然保护的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分管型,即许多政府机构依据不同的权限,在不同程度上实施对自然保护的管理。在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和联盟院各有一个自然保护委员会,但在苏联部长会议中,却没有一个专门负责自然保护管理的机构,对自然保护的管理分散在各部、委进行。如国家计委内有一个自然保护局,负责自然保护的规划、计划工作;国家科委内有一个自然保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定环境行政违法事实,恰当地对违法者给以行政处罚,是环境行政处罚主体(下简称执法者)追究违法者行政法律责任的基本要求。但是,实际工作中,违法不罚,合法受罚,畸轻畸重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于给违法者环境行政处罚偏轻偏重,则更习以为常。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于执法者手中握有的自由裁量权注意  相似文献   
9.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作出了比国家环境法律更为严格的规定,尤以操作性强为特征。开发自然资源者必须缴纳态补偿费,超标准排污费征收额必须高于污染治理费用,扩大限治理措施运用范围且授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这一权力,处罚措施体现预防优先原则,罚款措施运用力度加大,这些鲜明特点体现了深圳市地方环境立法适应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显转变。  相似文献   
10.
陈光荣 《环境》2009,(5):1-1
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可以归结为几个矛盾。 一是环境问题紧迫性和法制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我国在立法和执法上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不够。企业面对守法成本高和违法成本低的处境,不可避免会偷排。我们总说新加坡环境好,但新加坡罚污染企业一次可以罚得“倾家荡产”,香港、澳门对污染企业是按“天”递增罚款,我们却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