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骆成杰  刘建  刘丹  宋凯  李清毅  龙伟 《环境工程》2018,36(10):24-29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地下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以某红层地区临河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MODFLOW和MT3D模块模拟对比采取简易覆盖和配套不同抽水井的封场方案下,氨氮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恢复情况,定量研究各工况下填埋场区域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特征。模拟结果得到:仅采取简易覆盖或规范封场不设置抽水井,地下水恢复时间分别需要25,15年;而规范封场且采取帷幕灌浆并配套抽水井抽出污染地下水,能加快恢复速度,但受红层地区水动力条件的限制,抽水量会有限值,恢复时间亦受限。  相似文献   
2.
基于红层地区6座简易填埋场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识别了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种类;通过标准指数法、评分法、污染指数Pki法对XX县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座简易填埋场区域地下水水质较背景井水质下降严重,为较差~极差(FI=7.10~7.36);红层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和铁、锰污染程度最严重;针对研究区填埋场情况,建议就地封场,下游敏感的填埋场可采取垂直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3.
固化/稳定化是应用最广泛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但残留药剂在浸出测试过程对土壤二次修复导致的验收假达标风险未引起充分重视.本研究分别采用Fe2(SO43、Na2S和KH2PO4修复As、Hg、Cd-Pb污染土壤,探究不同养护反应时间、药剂混合均匀度和投加量等工艺条件下土壤重金属浸出浓度差异,验证液相二次修复干扰效应的发生,并考察Cu2+和Al3+等竞争剂对土壤残留KH2PO4药剂干扰的消除效果,提出最佳的残留药剂消除方法.结果表明,分别投加6.7%的Fe2(SO43、6.7%的Na2S和3.3%的KH2PO4修复含As、Cd和Pb土壤时,土壤中各重金属浸出浓度从第0 d起分别持续小于0.05、0.5和1.6 mg·L-1,稳定化效率分别保持在99%、83%~99%和97%~98%.投加0.0008%的Na2S修复土壤Hg时,Hg浸出浓度自第0 d起随养护反应时间显著下降,稳定化效率维持在78%~88%.虽然修复后土壤中Hg浸出浓度随药剂混合均匀度增加而显著下降,As、Cd、Pb浸出浓度在混合均匀度为67%和33%时相较混合均匀度为100%时均无显著变化(1.7% Fe2(SO43修复组除外),但均小于无二次反应理论值.此外,Cu2+能与Pb2+竞争浸出液中的残留PO43-减弱干扰效应,当Cu2+优化投加量为5.7%、11.3%、14.2%时,混合均匀度67%处理组Pb浸出浓度分别升至理论值的51%、72%、84%,混合均匀度33%处理组Pb浸出浓度则分别升至理论值的38%、71%、81%.而Al3+无法与Pb2+竞争PO43-,甚至对土壤Pb具有显著活化效果.Cu2+对Pb也具有一定的活化效果,因此,需控制Cu2+投加量以寻求活化效果与优化作用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李某,女,2011年2月入职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为客户办理车辆上牌、保险等业务,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2年10月,单位口头辞退了李某,双方遂产生纠纷。2013年3月,李某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两倍的工资、赔偿金等。庭审中,单位提出因李某侵占了公司钱款,单位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出具了公安机关的《立案决定书》,立案案由为李某涉嫌职务侵占,立案时间是2011年11月5日。据此,单位提出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本案应该中止审理。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结构,包括:必备的信息科学知识,较强的信息教学行为能力,良好的信息行为道德修养.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将教育教学信息学列入高校教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中;制定完善的教师信息教学行为素养培养计划;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高校教师信息行为有效性;鼓励教师自己创造条件,通过提高自身信息行为素养,增强其教学信息行为有效性.参5.  相似文献   
6.
通过药剂投加比为3.3%和6.7%的两组实验,分别对比了混合均匀度为100%、67%、33%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土壤砷浸出浓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理论计算浓度的差异,验证了假达标风险确实存在,且风险随着药剂投加量的增加和混合不均匀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时,由于硫酸铁本身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假达标"风险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