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球和类地行星的对比研究表明,地球是类地行星中唯一充满生机的行星:地球表面被大气、水和生物圈所覆盖;地球表层岩石圈以板块运动方式处于活跃而复杂的运动之中。而其他类地行星表面是没有水和生命的干旱世界,其壳的晚期演化远不如地球活跃。为探讨这一差异的形成原因,本文对大量空间探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类地行星原始物的含水量、各类地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各类地行星的质量等方面论证了地球是唯一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说明了水在地球壳层演化各阶段的行为。最后,指出了液态水的存在是造成地球壳幔具有复杂演化历史的重要原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板块俯冲带是岩浆活动和地震的频发地带。本文对与俯冲带有关的地幔矿物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介绍,并对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地幔部分熔融所需水的来源、深源地震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1988年夏召开的两次陨石学国际会议论文集的内容,对1987—1988年度陨石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南极陨石、月球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系列、HED无球粒陨石系列、碳质球粒陨石中金刚石和碳化硅的发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较详实的介绍。对于读者了解当前陨石学中主要前沿领域的研究现状、水平、发展方向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球粒是球粒陨石区别于地球岩石和其他员石的重要标志。球粒存在于球粒陨石中,但由於它在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及成因方面与陨石整体的显著差别,早已被人们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进行研究。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陨石学的发展和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球粒的研究已由单纯的形态结构的描述,发展到对球粒的物理、化学性质,主  相似文献   
5.
在论文(Ⅰ)中所述陨石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小行易区的太阳星云凝聚模型;星云的不同氧逸度区的中间层是各类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各区的中心层是各类非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小行星区的最外部是C1陨石的形成区。各氧逸度区的边缘层则是类C1陨石的形成区。从而推断与组成原始地球的星子成分最接近的陨石(包括铁陨石、顽辉石无球粒陨石、顽辉石球粒陨石和类C1球粒陨石)的成分,并依据这些陨石的成分和地球核幔质量比等计算出近似于原始地球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已确证陨石是保留原始成分和结构特征最多的太阳星云凝聚物,而小行星带又是陨石的源区。因此,本研究在对陨石的化学成分、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以及目前对太阳星云压力密度的计算和蒸发-凝聚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陨石的凝聚成因,从而为建立小行星区乃至整个类地行星区的星云凝聚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地球表面物质成分最基本和可靠的方法是采集土壤、岩石的样品进行分析、鉴定。但这种方法成本高、周期长,所以研究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自从空间技术发展起来之后,遥感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地学中来了。遥感技术能大面积、高速度地获得地球表面的成分信息,其中热红外遥感技术对于研究地球和行星表面的物质成分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陆相透镜状砂岩层中的准整合铀矿床,是美国国内铀的主要来源,本文就打算以这类矿床为重点,讨论一下寻找新的铀矿区、带的一些想法。准整合铀矿床Finch 描述了美国近4600个准整合铀矿床的分布和特征。大多数矿床产在晚古生代  相似文献   
9.
实验凝聚岩石学是在低压高温条件下,对太阳星云早期的凝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的科学。本文介绍了该学科的由来及近况,并对其天体化学意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