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
师伟 《环境教育》2013,(11):25-26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会议会风转变明显,今天潘岳副部长讲话时间不长,但内涵非常丰富。上午三位专家讲得都非常到位,信息量很大,使我们增长了很多知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地方应对媒体在很多方面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场的二次污染物以渗滤液和填埋气最为普遍。渗滤液含多种有毒、有害及致癌物质,一旦渗漏将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防治渗滤液污染一是要做好防渗.一是要对渗滤液收集后进行净化处理。可通过探地雷达(GPR)和垂向电阻率测深(VES)等物探方法监测渗漏。填埋气存在140种以上的成分.90种以上普遍存在,这些气体含量虽低.但其挥发性强,毒性较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通过溶剂吸收、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方法对填埋气净化后可用于发电、加热燃料和民用燃料及汽车燃料等。  相似文献   
3.
电动自行车在居民日常出行工具中所占的比例增长迅速,但其废旧蓄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废弃铅酸电池中的铅、镉等有毒重金属以及酸液等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引发人体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我国的铅酸电池回收企业以小厂居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环保措施不力等问题.采取政府参与和市场化相结合、监管处罚与鼓励扶持相结合的途径、积极推进新型环保电池研发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粉、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铈、纳米碳化硅和纳米四氧化三铁等纳米颗粒物(NPs)为代表,研究其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s对PS中的磷脂和蛋白组分均有吸附作用,其中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四氧化三铁分别对磷脂和蛋白组分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率为89.3%和82.5%.NPs的存在会导致PS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这当中纳米二氧化硅的效果最为显著.纳米碳化硅和纳米二氧化硅等颗粒物会引起PS膜的π-A等温线的内缩/外扩,且颗粒物浓度越高,表面压力变化越明显.此外,PS也会对NPs的水合动力学直径和Zeta电位产生影响,导致其分散状态变化.由此可见,NPs可通过改变PS的组成和界面性质而具备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多环芳烃由于其高亲脂性,随呼吸到达肺部可在深肺区沉积,并与覆盖于肺泡内衬层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接触并反应,进而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界面活性.选取典型多环芳烃苯并[a]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气-液界面处DPPC单分子膜界面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此来探究多环芳烃对肺功能的毒性行为.采用Langmuir膜天平获得DPPC单分子膜的压...  相似文献   
6.
以进一步提升具有良好碳烟催化燃烧性能的Ce0.6Mr0.4Ox催化剂活性为目的,通过共沉淀法制备该催化剂时加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PEG分子量为6000时,活性最佳,相比未添加PEG的铈锰混合氧化物催化剂,DSC曲线上燃烧最大值对应温度下降了23℃.XRD和Raman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均形成了立方萤石结构.当添加分子量为6000的PEG时,结合XRD、Raman、XPS、ICP、H2-TPR和O2-TPD结果表明,此时Mnx+进入CeO2晶格中的量最大,从而产生了更多的表面活性氧,促进了表面化学吸附氧的脱附,表现出了良好的低温还原性能;BET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优于未添加PEG的催化剂;SEM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微米和纳米层面均表现出更多的空隙.因此,添加分子量为6000的PEG最有利于促进碳烟催化燃烧.  相似文献   
7.
从废弃镍氢电池负极板中回收稀土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光军  夏洋  师伟  刘冰 《化工环保》2008,28(1):70-73
通过废弃镍氢电池负极板在稀硫酸中的浸出实验,考察了稀硫酸浓度、稀硫酸体积与废弃镍氢电池负极板质量比(液固比)、浸出时间、搅拌转速等因素对稀土金属(RE)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浸出条件:稀硫酸浓度为2.5mol/L,液固比为10,浸出时间为60min,搅拌转速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RE浸出率为92.50%。基于RE的硫酸盐和无水硫酸钠生成RE复盐沉淀的原理,向稀硫酸浸出废弃镍氢电池负极板后得到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得到RE复盐沉淀,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沉淀条件为:溶液pH为2.0,无水硫酸钠与浸出液中RE^3+的摩尔比为4,反应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RE回收率为94.6%。用X射线衍射仪对RE复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指标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太湖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指标间的关系,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太湖7个点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指标(水温、透明度、pH、溶解氧、电导率、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氟化物、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溶解性磷酸盐和叶绿素a)进行月度调查,研究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湖泊水质的时空分布;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浮游植物密度、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指标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太湖7个点位共获得124种浮游植物物种,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30种、绿藻门(Bacillariophyta)47种、硅藻门(Chlorophyta)34种、隐藻门(Cryptophyta)3种、裸藻门(Euglenophyta)6种和甲藻门(Dinoflagellate)4种;其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pp.)为绝对优势种群,优势度为80.8%;太湖浮游植物总密度与蓝藻门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1.000,P<0.0001);绿藻门和硅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百分比分别和蓝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r=-0.497,P<0.0001;r=-0.814,P<0.0001)。太湖7个点位水质首要污染物为总氮,其次是总磷和化学需氧量;西太湖污染物浓度最高。从空间上看,太湖浮游植物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贡湖湾(远离其入湖口处),且贡湖湾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相对低于太湖其他点位,同时贡湖湾微囊藻属密度百分比达90.1%,远高于太湖其他点位;从时间上看,太湖浮游植物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2月份、其次是6月份;通过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水温、透明度、总氮、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是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指标。控制太湖入湖口水质污染物浓度排放和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多环芳烃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膜的影响,选取1,2-二棕榈酰-sn-甘油-3-磷酸胆碱(DPPC)和1-棕榈酰-2-油酰-sn-甘油-3-磷酸胆碱(POPC)混合磷脂为PS模型,研究了苯并[a]蒽与DPPC/POPC混合磷脂的界面化学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苯并[a]蒽对DPPC/POPC混合膜的相变影响显著,会削弱膜的抗形变能力、干扰膜分子的致密有序排列,这一不利影响随POPC占比增多更加明显.DPPC/POPC混合磷脂胶束会包裹苯并[a]蒽对其产生增溶作用,当DPPC浓度为200mg/L时,苯并[a]蒽的表观溶解度接近水溶液的3倍且POPC含量增加会促进胶束的分散使增溶更显著.苯并[a]蒽与DPPC/POPC混合磷脂的相互作用既抑制PS的生理功能,又会影响苯并[a]蒽的溶解迁移,进一步增加苯并[a]蒽的暴露风险.同时生理条件变化引起PS组分的改变可能导致苯并[a]蒽潜在毒性的差异,对患有相关肺部疾病的人群造成的肺损伤可能更严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