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引言为了阐明南京地区新构造特征,作者通过南京地区卫星像片的构造解译,对本区活动断裂(包括新构造时期活动的老断裂)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从而揭示了本区新构造应力场的性质,并对这一局部地区可能发震的断裂组合作了初步的分析。一卫星像片解释标志及其与断裂的关系作者在研究本区新构造断裂时解释了南京地区的卫星像片(封三照1),并作了大量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临河-集宁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北缘的一条重要断裂带.它主要由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等构成.推覆构造自南向北可分为叠瓦逆冲推覆构造带、紧闭褶皱-逆冲断层变形带、宽缓褶皱-断层转折褶皱带、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带等4个变形带.断裂带从韧性到脆性表示了其出露深度不同,并有由南到北活动强度逐渐减弱的趋势.该区主要分布有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和以煤、大理岩为主的非金属矿床.区内金多金属矿床多与韧性剪切带有关,断裂构造为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空间,也是成矿物质的通道.研究指出了该地区的找矿前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地震(M=6.0)和1984年9月14日日本长野地震(M=6.8)的考察和分析表明:这两次地震的震中及其附近的建筑物均有扭转现象,并且都反映了地壳以右旋扭动为主的构造活动特征;两次地震的震中均位于北北东-北东向的右行断裂和北西走向的左行断裂的交汇处附近;均位于北北东走向的山地的靠大洋一侧。说明了西太平洋地区地震活动的相似性和地壳新构造活动的一致性。构造应力均以北东东-近东西向、近水平方向挤压为特征。这些应力方向在长野与太平洋板块沿日本海沟俯冲潜没而产生的地震主压应力轴大体一致、在溧阳则与印藏板块碰撞和日本海的微型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4.
位于贝加尔裂谷带中部的滨奥里洪地区主要包括3个大地构造单元:西部滨海山脉、滨奥里洪高原和小海地堑.笔者着重对该地区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活动特征,特别是对第四纪夷平面的变化、断层的发育、河流的变迁、河流阶地的发育等进行了研究,表明该地区在中新世以来具有强烈的拉张运动与升降运动特征,是贝加尔裂谷带新构造运动表现最强烈的地区.新生代贝加尔裂谷带的发育受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西太平洋俯冲引起弧后扩张作用的影响;中部滨奥里洪地区受到NW-SE向拉张作用,发育了强烈的新构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达茂旗东毛忽洞金矿区内圈出工业矿体4条,产于燕山晚期的流纹斑岩、花岗斑岩内,受东西向东毛忽洞断裂控制。围岩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金属矿化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赤铁矿化等。该蚀变岩型金矿床在东毛忽洞断裂与南北向的次级断裂复合叠加部位,金矿化明显增强,富集成矿。结合东毛忽洞金矿成矿特征,对于本区的金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变形作用可以引起Rb-Sr同位素较大的活动性,但是Sm-Nd同位素相对保持稳定。流体在剪切带活动期间以渗透方式沿着糜棱叶理面运移为主,在活动期结束后则以孔隙流体方式保留在岩石中。Rb、Sr同位素可以在垂立于糜棱叶理方向上十分短的距离内(厘米尺度)达到再平衡。因此,通过选择适当的样品和采用“薄板”技术,Rb-Sr全岩等时线方法可以测定剪切带发生糜棱岩化作用的时间。在低级对中级变形变质作用环境下,流体/岩石反应对Sin、Nd同位素体系的干扰作用较小,但是,在高级变形变质条件下,一些REE未发生分馏的岩石中,Sin、Nd同位素可以测定岩石的成岩年龄.然而.在另外一些REE元素发生分馏的岩石中,Sm、Nd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重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地体构造划分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对比,划分出闽西北、闽西南、闽东和闽东南四个性质不同的地体,并研究了各地体的之间碰撞拼贴的历史,指出它们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晚元古代,闽西南地体和闽西北地体沿南平-宁化一线发生碰撞拼贴作用,同时伴随海底和陆上火山喷发活动;2、三叠纪,闽东地体沿政和-大埔一线和闽西南、闽西北地体发生碰撞拼贴作用,闽东南地体也随之拼贴在闽东地体之上;3、白垩纪,闽东南地体沿平潭-东山断裂带发生左行走滑运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