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阴离子可以和长碳链的季胺盐阳离子结合生成可溶于高介电常数有机溶剂的离子对.在此溶剂中,它可以和某些卤代烃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季铵盐阳离子的卤化物及有机阴离子的相应烷基化物,故称离子对烷基化反应.此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被广泛地应用于酸性及其它含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的烷基衍生物合成中.在这类有机物的分析中也得到应用.但尚未见应用于农药及其降解物残留分析中的报道. 2,4-D,2,4,5-T是典型的酸性有机农药,广泛用作农田除草剂.在二者的残留分析中,通常用CH_2N_2、BF_3CH_3OH、(CH_3)_2SO_4将它们烷基化,然后用气相色谱加以分析.近几年也有人用多卤素取代醇的BCl_3络合物或五氟苄基溴化物同Na_2CO_3作为  相似文献   
2.
农药来福灵在我国北方棉田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溴氰菊酯的结合残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工作研究了溴氰菊酯在土壤及黄豆植株中结合残留物的生成。结果表明:土壤中结合残留的形成过程与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密切相关。生成的结合残留物主要存在于土壤腐黑质中。黄豆植株中结合残留物生成实验表明:结合残留物主要结合在植物体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组分中。结合残留物既有母体化合物,也有水解和氧化代谢物。这一结果支持了结合残留形成过程牵涉到物理和化学两种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代森类[Ethylenebis(dithiocarbamate)]农药本身毒性低,如代森锌的大鼠口服半致死量LD_(50)为5200mg/kg,因此多被用于水果、蔬菜以及中药植物的病害防护上,然而,六十年代末期,人们发现这类农药的主要降解产物乙撑硫脲(Ethylenethiourea)对大鼠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人们还发现,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用植物中所含的代森类农药残留物,会因受热而转化成毒性高  相似文献   
5.
甲氧双丙嗪和呋喃丹的饱和蒸气压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体饱和法测定了甲氧双丙嗪和呋喃丹在不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密度和饱和蒸气压,依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式,求出两化合物在常温下的气化热分别为28.65和29.75kcal/mol。对测定程序及饱和蒸气压和气化热的计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农药来福灵在我国北方棉田残留的试验结果。来福灵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1和13.5天。经3或5次施药,28天后来福灵在士壤中的残留量为0.03~0.11ppm,在棉籽中为0.004~0.050ppm,安全间隔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用气相色谱和薄层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分离与测定13个DDT及其降解产物。在所试验的色谱柱中,选用了5%QF-1和5%QF-1 5%SE-30两根,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分析上述Kelthane和DBP以外的DDT类化合物。为克服Kelthane和DBP在色谱分析中的困难,认为用薄层层析法把两者分离,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优于一般采用的层析法。同时报导了对土壤样品中DDT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净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石油醚-乙醚(1:1)提取,并用卯罗里土净化,石油醚-乙醚(1:1)淋洗,可回收DDT类化合物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了六六六和DDT在蓟运河汉沽河段底泥中呈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估算了两种农药从不同途径输入该河段的数量及当前尚存在于底泥中的残留总量,并探讨了残留主要是藉水力作用随河水、泥沙进行迁移,以及由微生物降解而在河道中转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代森锌原粉及两种制剂和一种代森锰锌制剂在室温下贮存的稳定性及其分解产物已撑硫脲在此期间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这几种代森类杀菌剂无论是在开口或密封状态下贮存,其有效成分含量均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代森锰锌较之代森锌更不稳定.贮存18个月后,代森锌含量降低4.9—28.8%,代森锰锌含量则降低30—62%.代森类杀菌剂中ETU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6个月后,代森锌中ETU含量可增加0.5—2.8倍.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以来,化学除草剂在英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迅速发展。到七十年代初,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除草剂的生产量已经赶上和超过了其它农药,并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农药领域中,除草剂仍将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可以预期,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我国的化学除草剂也将会迅速发展。 自从“寂静的春天”(Silent Spning)一书于1962年发表以来,由于农药在环境中的归宿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农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降解的文献资料大量涌现。本文试图对有关除草剂的研究情况做一简单介绍。相信对其它农药的研究也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