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2007年3月对暴露于湛江观海长廊近8年的景观锚链进行了大气腐蚀调查和研究.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各站点锚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锈层呈黄褐色,站点2和站点3的锈层易剥落.锚链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外表面锈层疏松多孔,并伴有大量的裂纹,内表面局部存在大量诱导腐蚀发生的微孔,表面锈层中均含有S元素和Cl元素.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锚链表面锈层均有α-FeOOH.大气湿热气候、高含量的Cl-和H2S是锚链钢严重腐蚀及发生块状开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哈尔滨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现状介绍和污染原因分析,针对水源地的保护和取水质量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也为开展以饮用水保护检查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海南省农业面源潜在污染物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序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省化肥和农药施用量逐年增加,化肥施用强度由1985年的316.4kg/hm~2增加到2014年的1 019.5kg/hm~2;农药施用强度由1985年的6.1kg/hm~2增加到2014年的31.0kg/hm~2;畜禽粪便产生总量呈先增长后降低并趋于平稳的趋势,畜禽粪便排放强度由1985年的1.6×10~(4 )kg/hm~2下降到2014年的1.3×10~(4 )kg/hm~2。(2)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异明显,2014年,化肥施用强度≥900kg/hm~2的严重风险市县达11个,农药施用强度≥28kg/hm~2的市县为3个。海南省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区域逐年减少,2014年,畜禽粪便排放强度只有定安和陵水为6.0×10~4~10.0×10~(4 )kg/hm~2的高风险区域,且在2014年琼中、琼海、白沙畜禽粪便排放强度首次为1.6×10~(4 )kg/hm~2的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临界水氧化法在处理废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超临界水的性质,超临界水氧化法原理、工艺、应用和优越性等方面阐述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农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以太子河南、北支为例,应用无度量多维标定分析(NMS)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对农田的响应.研究发现:太子河北支物种组成以摇蚊科为主,其次是毛翅目和蜉蝣目,而積翅目相对多度较少;在南支则以蜉蝣目、積翅目和毛翅目物种为主,摇蚊科相对多度有所下降;北支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是直接收集者和过滤收集者,刮食者和捕食者较少,撕食者几乎没有,南支各类功能摄食类群均有出现,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较多.太子河南、北支的水温、pH值、电导、悬浮物(SS)、总溶解性固体(TDS)和总氮(TN)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支的水温、电导和TDS显著高于南支;两条支流的水体均为弱碱性水质,南支的pH平均值高于北支;北支的SS和TN略高于南支.利用CCA开展土地利用因素对水质影响分析的总体结果表明,在河段和河流廊道尺度,农田面积比对第一轴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0.76和-0.79,且水质要素-土地利用相关性在河流廊道尺度上为0.84,而在河段尺度上为0.71.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物种的CCA分析可以看出,农田、河滩、居民用地方向多为耐污和中度耐污类群,且沿农田方向物种分布较少.而与此相反的,和旱田轴相反的第四象限内多为四节蜉科(如B.bicaudatus)等敏感类群.  相似文献   
7.
生物体的组织损伤是无法避免的,保持一定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对于生物体而言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包括环境雌激素在内的许多环境污染物能够影响鱼类的组织修复与再生,但雄激素是否有类似的毒性效应则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群勃龙作为雄激素的代表,首先通过斑马鱼幼鱼尾鳍再生模型,确认群勃龙能否影响斑马鱼幼鱼尾鳍再生;进一步地,通过与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氟他胺的联合暴露,检测了雄激素受体、免疫系统和再生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以及炎症细胞的招募与迁移,揭示雄激素干扰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可能机理。研究表明,群勃龙(1 000 ng·L-1)能抑制斑马鱼幼鱼尾鳍再生,而与氟他胺(30~300μg·L-1)联合暴露之后,其抑制效应被显著缓解。在基因转录水平上,雄激素受体基因mRNA的变化确证了2个化合物分别对雄激素受体的激动或拮抗效应。同时,群勃龙单独暴露影响了免疫系统和再生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而在联合暴露后,多数基因的转录水平恢复,并与对照组无差异;再生尾鳍处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也有类似的趋势。由此可以推断,群勃龙可能是通过雄激素受体途径,并随之干扰免疫系统和再...  相似文献   
8.
鉴于氯酚废水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及其显著的难生物降解性,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4-氯苯酚(4-CP)废水,探讨不同共代谢碳源降解4-CP对污染物去除和活性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以可溶性淀粉(DS)和乙酸钠(SA)为共代谢碳源时,4-CP可被有效降解去除;当两个SBR处于稳定运行阶段时,其进水COD、氨氮、磷酸盐和4-CP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且在单个SBR运行周期中的去除趋势一致;两个SBR的活性污泥EPS中多糖和蛋白质无显著差异,以SA为共代谢碳源降解4-CP的活性污泥更易分泌胞外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耦合GIS和BP神经网络模型,探讨不同算法和隐藏神经元数对PM10浓度预测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算法的PM10浓度预测值与监测值的平均相关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85和17.58%,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在隐藏神经元数为20时预测精度最高.相同算法,不同隐藏层神经元数对PM10浓度的预测结果影响较大,不同算法,相同神经元数对PM10浓度的预测结果影响较小.不同算法的PM10浓度空间分布模拟在中北部的高风险区和东南部的低风险区与监测数据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某火电厂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炉内燃烧特性,重点考察了配风调整对炉内温度场、速度场、组分场、NO_x以及飞灰含碳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配风方式下,炉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都比较合理,没有出现贴壁燃烧现象,倒宝塔配风时,炉膛出口CO的浓度和飞灰含碳量相比均等配风和正宝塔配风时要高,而NO_x浓度相比其他两种方式时要低。该研究结果可为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的实际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