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纺织工业空调废水处理回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纺织工业空调排水占整个纺织生产过程排水量的90%。通过多种方法试验比较,发现用锅炉炉渣过滤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印染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连江地热水利用排放对水体、土壤农作物、鱼类的影响,为今后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是农作物的栽种、生长、管理、收获季节,由于目前农村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使得一些农民在给庄稼施肥、喷撒农药时.将化肥袋内的塑料薄膜不是随手乱抛。就是塞入泥土中,给耕种带来极大不便。有些塑料薄膜乱抛后被大风一吹,挂到变压器或电力线路上。时间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Fe(Ⅱ)EDTA络合-铁屑还原脱硝工艺,针对功率175 k W的柴油机,搭建了处理量为640 m~3·h~(-1)的脱硫脱硝中试装置,系统研究了脱硝装置连续脱除柴油机尾气中NO的过程。结果表明:铁屑还原效果较好,连续运行时,Fe(Ⅱ)EDTA溶液对NO有很好的吸收效果;喷淋量、填料层高度及再生温度均会影响络合剂吸收NO的脱除效率,但功率的改变对络合剂吸收NO的脱除效率影响较小。长时间连续运行实验表明,系统的脱硝性能稳定,稳定运行时的脱硝效率连续7 d均保持在75%左右;系统运行过程中,络合液的pH逐渐上升,最终稳定在7.45左右。  相似文献   
5.
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协同治理是一种双赢的策略。自协同效应的概念提出以来,大量研究对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之间的协同减排技术、措施、潜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回顾了协同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典型案例以及重要的政策实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研究与实践的特点,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典型案例涉及能源、交通、工业和居民部门,政策实践讨论了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实施情况。从损失评估、协同机理、高精度排放清单及模拟等角度对未来促进协同治理的研究提出了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6.
选用高纯气体二氧化氯作为杀菌消毒剂,以中北大学图书馆阅览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点梅花法对空气中细菌进行采样,平板涂布法对采集到的细菌进行计数.通过研究不同气体二氧化氯浓度和杀菌时间条件下,气体二氧化氯对图书馆阅览室的杀菌效果,得出气体二氧化氯在低浓度下灭活细菌的最佳条件,即气体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为0.3 mg/m3、杀菌...  相似文献   
7.
<正>据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5月23日6时30分许,张石高速公路涞源段浮图峪5号隧道内,一辆运送气体的罐车发生爆炸。23日18时许,记者从河北省公安厅新闻中心获悉,经初步调查,事故造成12人死亡,3人受重伤,9辆车受损。事故波及高速桥下43户民房受损,12名村民轻微受伤。当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浮图峪5号隧道(石家庄方向),隧道顶部已经被烧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铬渣共热解工艺是新型的铬渣处理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地将铬渣中的Cr(Ⅵ)还原为Cr(Ⅲ).而由于共热解产物总铬含量较高,因此考察了铬渣与秸秆共热解过程中铬稳定性.通过考察共热解产物成分及形态分析、pH影响实验、淋洗实验及长期稳定性实验,对共热解铬渣的铬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共热解温度对铬渣形态有较大影响,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800℃时候可交换态铬降至<0.1%(质量分数,下同),碳酸盐结合态铬为1.2%;共热解后最稳定的残渣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2)当pH>7时,两种共热解产物总铬溶出量极低,基本都小于6mg/kg;当pH≤7时,总铬的溶出量显著增加,最高超过500 mg/kg.但由于解毒铬渣的酸中和能力极强,因此铬释放风险较低.(3)共热解产物的总铬累积溶出量极低,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出其100年填埋时间的总铬溶出量不超过1.3 mg/kg.长期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堆置过程中共热解产物的Cr(Ⅵ)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铬渣的热解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解工艺无害化处理铬渣,探讨了稻秆在铬渣无害化处理中的作用.研究了热解温度、稻秆与铬渣质量比、铬渣粒径及保温时间对铬渣热解无害化处理的影响,并分析了热解前后热解产物中铬元素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热解工艺能有效地将铬渣中Cr(Ⅵ)还原,稻秆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相挥发分对Cr(Ⅵ)的还原起核心作用.较为适宜的热解条件:热解温度为400 ℃,稻秆与铬渣质量比为0.10,铬渣粒径<2 000 μm,保温时间为10 min.在该热解条件处理下,热解产物中的Cr(Ⅵ)质量浓度为121 mg/kg,低于热解前铬渣中的Cr(Ⅵ)(3 400 mg/kg).热解后,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铬含量降低,大部分铬转化成了稳定的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极大地降低了铬渣的危害.第一作者:张大磊,男,1982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热处理.  相似文献   
10.
气体二氧化氯对葡萄表面细菌杀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气体二氧化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4种葡萄表面的危险致病菌的杀菌规律。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的增加和杀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明显增加。当杀菌时间超过12min,杀菌量级几乎不再增加。杀菌效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实验温度条件下,只有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减少了5.38~6.09log量级,其他3种菌均减少了6log量级以上,杀菌作用温度在实验条件下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研究表明,当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浓度为25mgl-1、杀菌时间12min、杀菌温度25℃的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均减少了6.4log量级以上,而大肠杆菌达到5.76log量级;同时表明二氧化氯气体的杀菌保鲜功能也是食品安全技术非热杀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