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江苏省保障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及风险现状,提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的保障体系及政策措施,对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用水安全,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种净水工艺对水源水微量有机物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UV254和CODMn代表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替代指标.对常规处理、生物陶粒预处理、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BAC)、颗粒活性炭(GAC)、纳滤和光催化氧化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处理流程,研究各流程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工艺流程都有一定的处理效率,其中以生物滤池和纳滤为主的组合流程处理效果最佳.此流程对UV254的去除率接近100%,CODMn的去除率达到78.6%,大大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评估人工纳米材料(ENMs)对植物-微生物系统的潜在危害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0、0.50、1.00和2.00 mg·g-1)的纳米材料即纳米二氧化硅(nSiO2)、纳米二氧化钛(nTiO2)和纳米氧化锌(nZnO)对水稻幼苗生理和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3种纳米材料处理后,水稻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下同),可溶性蛋白(SP)含量仅在2.00 mg·g-1nTiO2和0.50 mg·g-1 nZnO处理时显著降低;2.00 mg·g-1nSiO2处理及1.00 mg·g-1和2.00 mg·g-1nZnO处理均可显著降低水稻幼苗的株高(PH)、鲜质量(FW)和干质量(DW),nTiO2处理则对其没有显著...  相似文献   
4.
苏州印染企业清洁生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江苏省苏州市15家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情况的分析,总结了清洁生产技术方案对印染行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影响,根据对各类清洁生产方案效益的分析,阐述了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5.
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可从源头消减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控制污染物产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江苏省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省份之一,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下达8批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开展审核企业3000多家,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江苏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江苏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有利及不利因素、现行节能减排形势以及开展节能减排的必要性.提出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对脱硫用石灰石溶解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我国广泛应用的脱硫技术,其中石灰石(CaCO3)活性对优化脱硫装置的设计,降低脱硫成本,提高脱硫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对CaCO,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固定pH值的条件下,采用酸滴定CaCO3浆液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以及粉煤灰对CaCO3溶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测的pH值范围内,较低的pH值有利于CaCO3的溶解,pH值每降低0.5,CaCO3的溶解率增加8%左右。但为了保持吸收溶液的脱硫效果,一般选择pH值=5.0~5.5之间。粉煤灰对石灰石硫酸溶解的影响较小,初始2h内粉煤灰对CaCO3的溶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h后变为微弱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至2010年底,江苏省依法公布了六批共957家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名单,2011年,根据《关于全面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发[2010]54号)的要求,江苏省又公布了1008家需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名单,2012年增幅还会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9.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105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发光菌、四膜虫、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QSAR模型.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主要是由2个过程引起,化合物首先穿透细胞膜,然后与机体发生反应.讨论了生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与生物的脂肪含量有关.化合物分成了3类,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比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毒性要高,反应型化合物毒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清洁生产促进法>自2003年实施7年来,江苏省把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结构调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等举措,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